楚悼王死後沒幾天,一日,吳起在王宮處理政務。突然,宮門方麵傳來一陣陣嘈雜聲,吳起忙起身觀看,隻見一批貴族帶領一隊武裝闖入王宮。吳起未及脫身,便被一陣亂箭射傷。

吳起忙逃入停放楚悼王屍體的房間,猛地撲倒在楚悼王的遺體上,箭仍然不斷地射向吳起,身負亂箭的吳起當場喪命。

這幫謀殺吳起的貴族們,沒有想到,射殺吳起的箭當然也刺入楚悼王的遺體。

楚悼王之子隸王剛即位,立刻將以箭射中悼王遺體的貴族們盡行誅殺。吳起雖然被殺,但他臨死設計的這一圈套,使反對變革的貴族們落了個“反逆”的罪名,終於沒有得到好下場。

西門豹怒懲巫婆戰國時,魏王派西門豹任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令。當時漳水泛濫成災,地方官吏勾結女巫,每年將貧苦少女投入河中,稱為“河伯(神)娶妻”借口平息水害,以殘害人民,搜刮財物。西門豹到鄴城後,看到本來是富饒之地,現在已經凋敝不堪。他想出了一個將計就計的妙法,來製止“河伯娶妻”的殘暴行為。

這一年,“河伯娶妻”的日子又到了。十幾個巫婆簇擁著一個少女,幾個官紳神氣的站在巫婆一旁。在一個老巫婆的指揮下,幾個小巫婆正要把那名少女架到小船上去時,西門豹說:

“把選的美女帶過來,讓我看看。”老巫婆叫徒弟把少女領到西門豹跟前。西門豹一看,那姑娘麵容憔悴,滿臉淚痕,就大聲地對巫婆說:“你們怎麼選這麼個醜閨女送給河伯當夫人?

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巫婆去跟河伯說一聲,就說西門豹要另選美女,過幾天再送去。”說完,就叫衛士把帶頭的老巫婆投進漳河裏。

過了一會兒,西門豹說:“老巫婆年紀大了,辦不了事,去這麼長時間還不回來,再找個徒弟去催一催。”於是,衛士又把一個小巫婆投進河裏。

又過了一陣子,西門豹對幾個官紳說:“去了兩個都是女的,不會辦事,還是麻煩你們走一趟,快去快回。”說完,衛士又把一個官紳投入河裏。

西門豹望著水流湍急的漳河,微縐眉頭,對剩下的小巫婆和官紳說:“怎麼他們還不上來?誰還去催一催?”那些小巫婆和官紳嚇得忙跪在地上叩頭求饒。

西門豹正色道:“河江長流不息,哪裏有什麼河伯!你們用‘河伯娶妻’的名義敲榨勒索,殘害百姓。老巫婆他們已經死了,以後再有誰給河伯娶妻,就叫他當媒人,先去給河伯送信。”從此以後,“河伯娶妻”這事就銷聲匿跡了。西門豹組織當地百姓開鑿水渠,興修水利,發展灌溉,鄴城又開始繁榮起來。

謊言測部下戰國時燕國大臣子之(?-公元前314年),任相國時,辦事果斷,善於監督考核臣屬。

有一次,子之正與部下交談,突然說:“剛才從門口跑出去的是匹白馬嗎?”顯然,這是謊言。大家異口同聲地說:

“沒有,沒看見有什麼馬跑出去呀!”但是,其中一位卻走到門外張望,回來報告說:“大人眼力真好,確實有一匹白馬跑了出去。”子之由此知道這人是個不老實的隻會阿諛奉承的小人。

上述故事就是《韓非子·內儲說左上》列舉的察奸之術中的倒言法,即以謊言考驗對方,用與事實相反的話來看透對方心理的方法。

司馬熹一石三鳥戰國時,中山國相國司馬熹很得國君信任,但國君的寵姬陰簡憎恨司馬熹,常在國君的枕邊說他的壞話。曆史上因得罪國王寵姬而下台的事例很多,司馬熹很清楚其中的奧妙。

那麼,該如何辦才好呢?想了很長時間,司馬熹沒有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中山國有個智者叫田簡,他看出司馬熹的處境艱險,悄悄地向司馬熹獻策。

不久,越國來了一位使者,小小的中山國對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是不敢怠慢的,所以,司馬熹幾乎寸步不離地陪伴著趙國使臣。在宴會上,司馬熹問使者:“聽說貴國擅長音樂的美女很多,是這樣嗎?”使者說:“並非如此。”司馬熹說:“我到過許多國家,見過無數美女,總覺得沒人比得上我國那位陰姬了,簡直是仙女下凡。”使者回去稟報趙王,趙王聽了之後,還未見到本人,就已經動心了。於是,趙王派使者到中山國,請求把陰姬送給趙王。陰姬是中山國國君最寵愛的妃子,國君哪裏肯答應。但又擔心如果得罪了趙王,中山國就會遭到趙國的報複,中山國很可能要蒙難。在中山王束手無策時,司馬熹向國君進諫說:“照我看,有一個辦法,既可以回絕趙國,又可避免我國蒙難。”國君忙問:“你有什麼萬全之策。”司馬熹說:“您立即冊封陰姬為王後,死了趙王的邪念。”就這樣,中山國保全下來了,陰姬順利地做了王後,司馬熹因力薦陰姬為王後而得到陰姬的尊重,陰姬從此不再憎恨司馬熹,司馬熹擺脫了困境。智者田簡所獻萬全之策真可謂“一石三鳥”。

任痤順水推舟救翟黃戰國時,魏文侯常和士大夫們閑談。有一次。他問道:“你們認為我是怎樣的一個國君?”士大夫們異口同聲道:“你是一位仁厚的國君。”但翟黃卻說他不是一位仁厚的國君。

文侯聽後,臉一下子就拉長了,逼問:“為什麼呢?”翟黃臉不變色,從容答道:“大王攻得了中山,不封給兄弟,卻封給了兒子,這是自私的表現,所以說你不是一位仁厚的國君。”文侯老羞成怒,立即令人把翟黃趕了出去,翟黃卻若無其事,昂首挺胸,一步一步地走了出去。

文侯接著又問任痤:“你看,我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國君?”任痤答道:“大王,你的確是一位仁厚的國君。”“怎麼說?”“常言道,凡是仁厚的國王,他的臣子一定是剛直的。翟黃剛才說的話是直率的,因此我認為大王很仁厚。”魏文侯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忙說:“不錯,不錯。”隨即就召回翟黃,反拜他為上卿。

崔杼刺昏君戰國時,齊莊公貪戀女色,曾多次與大臣崔紓之妻私通,崔紓對此十分氣惱,時刻尋找機會刺殺齊莊公。

有一次,齊莊公為了一點小事處罰了內臣賈豎,賈豎從此心懷不滿,崔紓乘隙而入,說服賈豎做了自己的耳目和幫手。

一天,齊莊公在崔府附近舉行宴會,歡迎鄰國使者。齊莊公企圖乘崔紓赴宴之機,與其妻幽會。崔紓則誑稱有病,未去赴宴。第二天,齊莊公來看望崔紓,一進宅院,就看到了崔妻,於是就隨崔妻進入內室。陪伴齊莊公的賈豎讓所有隨從等在外麵,自己陪齊莊公進了屋。這時,預先埋伏的崔家家丁一擁而上,將齊莊公殺死。

文種蒸粟損吳國戰國時,吳越兩國你爭我奪,吳國欲做天下霸主,越國則圖謀滅吳,想方設法把吳國弄得貧困不堪,然後再訴諸武力。

一年,越王勾踐命大臣文種到吳國去借貸一萬石糧食,用來救災,吳王夫差不以為然,欣然答允,如數照付。

第二年,越國糧食豐收。勾踐對文種說:“去年借吳國的糧食,如不還恐怕失信,吳國就有借口加兵於我;如果還吧又有損於越而利於吳,你看該怎麼辦?”文種說:“我看還是還好。我建議精選出一萬石好糧食,蒸一下還給他們。他們一定會喜歡我們的糧食籽粒飽滿,用來下種。這樣,他們就會上當。”越王依計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