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雙雙等人兵回許州,並不擺宴相慶。趙銳雖然撤回了洛州,但亂世隻是剛剛開始。在此之後二賊必然會有一連串的動作,說長湖軍任重而道遠並不為過。白雙雙府內召集眾將,先是依楊允之言,調五千人馬前往唐州。白雙雙過唐州之時已留下了五千兵馬,並任命張倫為知州。然而楊允認為長湖軍現在的戰線南北貫穿,狹長而缺乏厚度,相互之間沒有呼應。唐州地處南下礙衝要道,應留重兵,以保後路暢通。
“白將軍,現我軍糧草如何?”糧草之事是楊允另一個擔心的事情。許州糧食不多,白雙雙疾行而來所帶恐也不會充足。
“嗯……我們尚還有十幾日的餘糧。在幾日前剛剛抵達這裏之時,我已派出李涯將軍領三千兵士往來襄州與許州之間,專門負責糧草的押運。隻是兩州相隔遙遠,頗費時日,也不知能否趕得及。”白雙雙沉吟著答道。
楊允點了點頭:“還好將軍早有安排,即便趕不及也耽擱不了幾天,理應無礙。”楊允說道這裏,淡淡一笑:“糧草若真是接應不及,我們也可向趙銳要糧。當然這隻是萬不得已才用的辦法。”
“趙銳?楊公您沒說錯吧?他現在恨咱們入骨,不來打就算好事了,怎麼會借糧給我們?”吳海城在旁疑道。
其他人亦是滿臉疑惑,頗為不解。
楊允微微笑道:“要我說啊,咱們隻要開口他必然會給。趙銳恨咱們不假,一旦時機成熟,他必然會與我等兵戎相見,隻是還不是現在。他這個人城府很深,眼前的形式對其極為不利,前有趙鵬,後有我長湖軍,他是兩麵受敵。在三國之時曾有這麼一段:諸葛亮欲入川,令關羽鎮守荊州。諸葛亮問他:‘倘曹操引兵來到,當如之何?’雲長答道:‘以力拒之。’孔明又問:‘倘曹操、孫權,齊起兵來,如之奈何?’雲長答道:‘分兵拒之。’孔明就說:‘若如此,荊州危矣。吾有八個字,將軍牢記,可保守荊州。’雲長問:‘哪八個字?’孔明便說:‘北拒曹操,東和孫權。’此時趙鵬好比北魏,實力愈加強盛;而我長湖軍就似東吳,兵力不多但不可小視。隻是趙銳現在的局麵可比當年關雲長緊張了許多。趙銳與趙鵬之間勢成水火,不存在和得可能性,所以他隻能選擇與我軍修好。而且趙鵬休整過後,一旦前來那將是雷霆之勢。從趙銳得角度來說,若那時我們能助他一臂之力那是最好,即便不能,也希望我們不要參與其中。所以如果我們現在向他提出什麼條件,他一定會慎重考慮的,或許還有些求之不得呢。”
楊允這番話說的眾人麵麵相窺,都是暗自點頭。
這時又聽盛斌說道:“楊公,我並不擔心洛州會來打咱們,因其有後顧之憂。我擔心的是這一帶都是趙銳的地界,他會不會命其他州城出兵攻打許州、唐州等地?要知現在趙鵬元氣未複,趙銳若要掃除後患正是絕佳時機。”
白雙雙點頭道:“盛將軍之言倒與我不謀而合,我也正有此擔憂。”
楊允一捋長髯:“此事將軍不必過於擔心。早先趙銳在洛州四處調集兵馬,其周邊州城的兵力已所剩無幾。退一步說,即便仍有相當的兵力,也不會輕易而出的。要知道現在趙銳的身份已不是王爺,乃是叛逆。如今形勢又對其不利,這些知州絕不敢冒然的聽他號令。因為一旦趙銳失利,他們不但烏紗不保,還會化為叛賊一列,這可是要株連九族的啊。有幾個人願甘冒奇險呢?”
“嗯……楊公說的不錯。”白雙雙沉吟道:“這麼說來趙銳若想修好應會派使者前來了?”
“應該會的。使者前來不外乎兩個目的,一是要摸清我長湖軍介入這場紛爭的意圖;二則是看一看有沒有收我買長湖軍的可能性。這我等大可先不必理會,我在意的是趙鵬會派什麼人來?”楊允緩緩說道。
“楊公您是說趙鵬也會派人前來嗎?”白雙雙疑道。
楊允額首道:“不錯,由於我們的介入而解了長安之危。當中摸不著頭腦的不單是趙銳。依我看趙鵬必然會以皇上的名義派人前來嘉獎,認同‘神月將軍’與長湖軍的存在,將我長湖軍收為正規軍。”
“楊公是說趙鵬會以皇上的名義進行招安?”白雙雙顯得有些吃驚。
“正是。趙鵬必然不想我軍被趙銳拉攏而去。更重要的是他想通過這種方法,來確定我等的意圖。兵進許州,究竟是真想助他還是另有所圖。”
白雙雙眉頭微蹙道:“那我們應擋如何應對呢?”
“就如我方才所說,咱們先看看來的是誰吧。而且趙鵬的人無法直穿洛州地界,隻能繞道。秦楓應該能在來人之前帶回京中的消息。”楊允徐徐而道。
眾人議過軍事,自白雙雙府中出來,已是酉時,天色昏暗。
“這天都黑了,大將軍也不管咱們酒飯,那就由我老吳做個東道,大夥到我營中去喝上幾杯如何?”吳海城搓著手洪聲說道,不消說他的酒蟲又蠢蠢欲動了。
田紅玉當先笑道:“我可不去,酒氣熏天的,好難聞。我早些回去休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