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事務當然隻是中美關係之間變革時機看似已經成熟的一個領域。20世紀40年代,美國有一份雄心勃勃的議事日程,布雷頓森林體係隻是其中一項,其他的一些目標或笨拙生硬、目光短淺(諸如使戰後德國去工業化的摩根索計劃),或初衷高尚、富有遠見(諸如複興戰後西歐的馬歇爾計劃)。我希望,隨著中國在世界強國之林中重新取得它應有的位置,本書的中國讀者們會體會到布雷頓森林體係的這段故事既發人警醒、又鼓舞人心。
《布雷頓森林貨幣戰:美元如何統治世界》
推薦指數:★★★★★
作者:(美)本·斯泰爾
出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作者簡介:
本·斯泰爾
美國外交關係學會國際經濟部主任、高級研究員,曾任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國際經濟部主任。以上兩個機構分別是美國和英國研究國際關係問題的頂尖智庫。斯泰爾的研究領域是國際金融、貨幣問題、金融市場、經濟史。
斯泰爾與薩爾瓦多前財政部長曼努埃爾·海因茲聯合撰寫的《貨幣、市場與主權》榮獲2010年哈耶克圖書獎。
探討未來的貨幣體係格局
《囂張的特權:美元的興衰和貨幣的未來》
作者:巴裏·埃森格林
出版:中信出版社
本書講述了美元崛起並成為國際貨幣的曆程,預測了在當今的經濟形勢下,美元作為最重要的貨幣的未來前景。透過美元的前世今生和未來,作者揭示了全球經濟的發展變化。書中同時展望了未來美元、歐元、人民幣等幾種貨幣將起的作用,對未來國際貨幣的可能變化作了深入分析。
《黃金、美元與權力:國際貨幣關係的政治》
作者:弗朗西斯·加文
出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本書通過美國和歐洲最近解密的檔案材料,對布雷頓森林體係的固定彙率和黃金與美元的兌換作出了重新評判。與傳統的理解相反,本書認為布雷頓森林體係是一個高度政治性的體係,該體係容易產生危機,需要經常幹預和控製以維持運轉。而戰後貨幣關係也不像人們時常認為的那樣能緩和政治關係的緊張。
《另一半美國史——美利堅的道義黑債與救贖》
作者:李守民
出版:解放軍出版社
本書將美國的曆史分為進步史和罪惡史,從其罪惡史中發現了它的道義債務,並按照時間和邏輯的順序穿插展開述評。一方麵挖掘其強權與征服的國家個性,一方麵剖析其實用主義的民族性格,並梳理由這種國家個性和民族性格出發而形成的金融、資源、糧食、文化等領域的政策。
(本文選自:中國經濟周刊 201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