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手段3:通過行為分析習慣
Q:你有什麼習慣動作嗎?
A:我可能屬於身體語言比較豐富的人,做不到言行舉止都把自己藏起來。我爸曾經說我,你這孩子沒殺氣,男孩子要有殺氣才行。這大概是他們那一代人的審美吧。
Q:你父親是很“有殺氣”的那種嗎?
A:我爸是屬於小時候同學們來我家玩,我爸回來一皺眉頭,他們就沿著牆角跑掉的那種父親。被爸爸那麼說過之後,我曾經鍛煉過自己說話不許有手勢、不許有表情,實在是不能夠。現在我的習慣性動作就是我說話的時候身體都會動起來,有點像西方人說英語的那種感覺吧。因為有時候我覺得隻是語言不足以表達各種情感的時候,我就會加上一些手勢。
Q:口頭禪呢?有沒有在您的節目裏別人發現過,你有什麼特別愛說的話?
A:沒有,我沒有口頭禪。口頭禪不是一個特別好的主持人的習慣,這是我們都要力爭去改掉的。有的人愛說“哇塞!”“我天呐!”這種話我都會說,但我會意識到自己已經說了一次這個話了,在這一期的節目裏就不能再出現這個話了。
Q:在看不到的話筒背後,我們看不到、聽不到的你是什麼樣的呢?
A:很宅,死宅,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因為平時很忙,我老覺得時間都被擠壓到了周六這一天,所以周末的時間能在家看一些自己“攢”下來的電視劇和書,靜靜地做“攢”下來的事情,我就很開心了。
調查結論:主持人的覺悟特別高!
調查手段4:通過夢想分析單純度
Q:問一個很俗的問題:你有什麼夢想?
A:我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將來我要幹什麼,我小時候也沒有想過我現在幹的是什麼、沒有什麼明確的夢想。我的夢想一直在變。
Q:那如果把這個詞換成“幻想”呢?小時候的幻想、幻想的以後……這個詞要比“夢想”更不切實際一點。
A:小時候所有的幻想都可以把它稱之為“理想”,因為小時候本來就離所謂的職場生涯很遠,我會幻想自己做老師、做解放軍,但我唯獨沒有幻想自己做主持人。現在我的幻想,有的時候閑下來的幻想,應該是不好意思說……就是少幹活兒多拿錢。
Q:這是所有人的幻想!但是達成度恐怕是0%吧?
A:對,所以這叫幻想呢!但凡是個正常人,都是希望自己能夠別那麼大的壓力、別那麼累,但同時又能夠滿足生活的所需吧。所以我的幻想也很“實際”,就是少幹點活兒、多拿點錢,但這是不太可能達到的。
調查結論:給你的單純度點個讚!
調查手段5:通過愛好分析心態
Q:聽說你很喜歡攝影?是什麼時候開始玩攝影的?
A:從上大學吧。上大學時我輔修了電編,對攝影、攝像都挺感興趣的。我特別喜歡把一個畫麵精致、溫馨、有衝擊性的一麵留下來,很美。
Q:你的第一台照相機是什麼時候買的呢?
A:第一台單反是剛工作沒多久,自己給自己買的一台Canon40D,當時配了一個17-40、F/4的頭,紅圈的。還買了一個50mm的定焦,F/1.8的小痰盂頭。後來覺得不滿意,就買了一個24-70,F/2.8的大三元鏡頭中最貴的一個鏡頭,再後來買了一台5Dmark2,用到現在。我慢慢發現,鏡頭和相機雖然很重要,但是其實更重要的是什麼呢?有人說是你鏡頭後的腦袋、你的攝影技術、你的心思構思,這也不是最重要的。
Q:那是什麼?
A:是你的心態。很多人攝影是自我陶醉型的,要自己喜歡,別人喜不喜歡無所謂;很多人是旁人評價型的,在拍的時候已經在想別人看到這張照片之後會不會覺得很牛了;有些人是漫無目的型的,看到什麼拍什麼,以手機黨居多。我覺得真正享受攝影就是無論你是這中間的哪一種,隻要你的心態是對的,並且享受你這種心態帶來的樂趣就足夠了。
Q:迄今為止您拍過最滿意的一張照片是什麼內容?
A:我沒有最滿意的照片,但我有最滿意的一類照片,這類照片現在我回過頭去看,往往不是說它本身作為一張照片有多麼精美和完美,而是我看到這張照片就仿佛像觸動了什麼,讓我想起當時的場景、想起當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