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趙傳:老夫仍有少年狂
樂人
作者:盧世偉
那十年,背過身去的日子
記者:拿到這張專輯,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封麵。我記得當年《趙傳4》那張專輯的封麵也是你和一把吉它,不過那個是抱著吉它正對著大家的。這一張用了一個背轉過身的形象,是有特別的用意嗎?
趙傳:其實這張照片沒有刻意要用這樣一個POSE,就是在一個即興的狀態下被抓拍到了,後來選封麵的時候,覺得這張感覺不錯,就把它當成封麵了,所以也算是天外飛來一筆吧。
記者:饒是如此,我還是想到,這一張離你的上一張錄音室專輯《那個傻瓜愛過你》(2003年3月發行)也已經有11年多了。這11年來,曾經那麼高產的你一張專輯都沒有出過,也很少在主流的視野中看到你的身影,感覺就好像你真的在這個歌壇背過身去了似的。
趙傳:對對對,也許可能是很久沒有出現了,一開始就先背著身吧,然後慢慢再轉回來這樣子。
記者:這十多年來,曾經在歌壇那麼活躍的你選擇保持沉默,有怎樣的特殊原因?
趙傳:當然有一些緣由。譬如說這十年來,整個音樂產業發生了一個大的變化,這個行業進入一個低潮,我自己也在經曆一個低潮。
記者:你的低潮是什麼?
趙傳:我的低潮在於也許是麵臨到人生的一個階段之後,就有一點被吊在半空中的感覺——你曾經有一個算是不錯的成績,但是前方似乎又充滿了很多的不確定性,當然會去思考是不是該有一些轉變,甚至轉換跑道。不一定說要離開這個行業,但也許在這個行業中的角色定位需要做一些轉換,譬如去做幕後的工作。
記者:你想要轉換跑道的原因是什麼?想轉到一個什麼樣的跑道上?
趙傳:在我最活躍的那些年,整個歌壇其實處在一個企劃導向的時代,對於歌手來講,一切東西唱片公司都會來企劃,我自己不用去想。我這樣希望以音樂為自我出發點的歌手,未必就見容於當時的這種模式,以至於我有一段時間選擇暫時休息。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為休息,讓我進入到家庭生活裏麵,我就刻意要讓這件事情作為一個契機,讓自己腳步完全停下來、完全放空,更有時間跟機會從生活當中調整自己的角度。之前我的重心都是一張一張出唱片,一場演唱會一場演唱會地演,其實有點被掏空的,所以我覺得這段時間等於給自己充個電,雖然時間長了一點,十年,但還是蠻值得的。
現如今,不想要的和想要的
記者:十年是段不短的時間,你通過這十年回歸家庭來放空自己,然後重新殺回來時,新專輯的第一首歌《音樂武俠》裏,就聽你唱到“在回憶裏打一拳,因為有些東西我已經不想要”。在放空的這段時間,你放下的那些不想要的東西是什麼?
趙傳:這個詞所寫的範圍蠻大的。你不想要的東西,也許是自己過去被大家認可的銷售成績或者是輝煌,你要把這些包袱去掉,也有可能是,經過好多年時間證明,有些東西也許已經不合時宜了,你需要拋棄掉了。但可能最重要的還是心態吧。
記者:這次回來,我們也注意到,你已經有了自己的公司旋風音樂。而歌壇此時也早已經由原來那個企劃導向的年代轉換到了市場導向的年代。那當你自己當了老板,來主控自己的一張新的專輯時,你怎麼決定這張專輯要什麼?有沒有考慮過市場導向這個問題?
趙傳:當然,我覺得所謂的市場導向就是大家想要聽什麼樣的歌啦,我們當然還是希望從音樂這個部分作為最主要的出發點。當然市場要的東西我是蠻清楚的,比較十年以前,現在的音樂市場更多元,當然對我來講比較占優勢的是,曾經有這樣一個基礎,那我們希望能夠在這個基礎之上,能夠再把它最大化。但現在是個分眾的市場,你可能不需要像過去一樣去找到所謂的整個大範圍的最大化,而是你要找到一個分眾市場的最大化,才可能產生最好的商業效應。
記者:就是定位要更精準。那你現在的受眾群準確地定位在哪裏?
趙傳:目前對我個人來講最大的挑戰就是,這是一個新的市場,過去當然曾經有一批我的歌迷,可是現在有新生代這樣的消費人口出現,那怎麼在分眾市場找到一個新的定位,我覺得是蠻重要的事情。於我自己,應該不會有太多跟過去的趙傳不一樣的作品出現,還是會追尋以前那樣子的東西,雖然也許很多人會說那個是過去80年代的東西。
老歌手未必不合新時宜
記者:對,有人會說那是過去80年代的東西。其實這個問題最近經常有人提起。譬如正大火的《我是歌手》,老歌手韓磊、韋唯都有來參加,並且都曾拿到周冠軍,可也有不少人就說,他們的唱法太老了,是過時的東西,甚至覺得他們唱的都是應該被這個時代淘汰的東西。
趙傳:對,所以說這也是我們這些比較資深的歌手要引以為戒的。比如在曲風的選擇上、在演唱上,不能讓大家感覺到過時。但是就歌詞,我們那一代的歌手比較不會有壓力。我唱歌的方式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是相對比較新的風格,差別就在於,隨著時代的不同,也許方式會有些不同,可能會有新的編曲,或者新的音樂風格,但講的或許都會是一樣的東西,要詮釋的都還是我們每天生活當中發生的那些經驗、情感,所以對於這些東西在認知上我們還比較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