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孫燕姿:為母則強or為母則平?(1 / 2)

孫燕姿:為母則強or為母則平?

樂人

作者:盧世偉

一張與寶寶共同誕生的專輯

上一張專輯《是時候》發行於2011年3月,距現在已經有三年的時間裏。三年裏,孫燕姿的個人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結婚、生子一氣嗬成,而在音樂上的腳步,也從未停歇,從《是時候》之後就開始在找歌聽歌,三年裏聽了大概1000首DEMO,而籌劃《克卜勒》這張專輯則用了足足一年半的時間――而從時間上來推算,這正是孫燕姿懷著寶寶的時候。

“沒錯,當時我是帶著寶寶一起進的錄音室,《克卜勒》這首歌就是這時候錄的。”孫燕姿說,當時大著肚子錄歌,就隻能一直站著錄歌,“那個畫麵還蠻搞笑的,可是因為他,好像多了一個人跟你一起做這件事情,我那時候是刻意覺得我想懷孕的時候做這件事情,就覺得很特別。”

但是帶著寶寶錄音這件事情進行到寶寶五個月的時候就停止了,畢竟寶寶在肚子裏越來越大,就開始影響到氣息,錄完《克卜勒》和《銀泰》兩首歌後,孫燕姿已經覺得氣不順了,就隻好暫時停止了錄音的工作。

克卜勒的“身世”之跡

孫燕姿的新專輯用了一個看起來很深奧的名字“克卜勒”。在沒有這張專輯之前,網絡搜索這個詞的答案首先是一位德國天文學家的名字――約翰內斯·克卜勒,1604年10月17日,是他發現天空中出現了一顆超新星,連續三個星期散發出最閃亮的光芒,不分白晝跟黑夜,人們用肉眼就可以清楚的看見它,這顆超新星後來就被世人命名為“克卜勒”。

孫燕姿首先跟我們分享了這個有關科學的典故,於是我們就好奇,為什麼孫燕姿當了媽媽之後,怎麼就開始對科學這麼深奧的話題感興趣了,並且還有那麼多關於這方麵的知識儲備,因為這首歌恰恰是這張專輯裏第一首被決定下來的歌曲,並且最終被用作了專輯的名稱?

答案其實與科學並無太大關聯。孫燕姿說,這首歌是她比較早收到的一首歌曲,作者Hush寫這首歌的動機,其實也與科學無關,而是用來紀念他的一條死去的小魚的。但是這個名字及其背後所蘊含的典故卻還是常常地吸引了孫燕姿,而吸引她的部分則是“天空”,並由此想到了愛情,“星空對我來講,是人類很著迷的、一直看起來那麼遠的東西,可是你肉眼還是看得到它,而它又是在那麼那麼遙遠的地方產生的一些事情,於是就給我一種很唯美的感覺。而這首歌的歌詞裏又寫到‘藏在眾多孤星之中,還是找得到你’,這個對我來講就是愛情――不管怎麼樣,我還是找得到你,不管怎麼樣我就是看得到你。那種緣分跟那個吸引力,是太美的東西,不用就太可惜的,所以才會有《克卜勒》演唱會,《克卜勒》專輯和《克卜勒》這首歌。

在這番話之前,關於“克卜勒”這個名字,其實是流傳著很多種解讀的,譬如,有人就根據副歌部分插入的“一閃一閃亮晶晶”這段著名的兒歌旋律,猜測這首歌是寫給孫燕姿剛出生的寶寶的,也有人讀到“掛在天上放光明/反射我的孤寂/提醒我/我也隻是一顆寂寞的星星”這樣的歌詞而判斷這首歌其實是在寫孫燕姿自己。同時,因為那段“一閃一閃亮晶晶”的旋律近期分別還出現在尚雯婕的《小星星》和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的同名主題歌中,再聯想前段時間大火的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一切似乎都是“星星”這個熱門話題的感召,但孫燕姿就表示說,確實很多人在跟她說起這部韓劇,“但我真的就很少看韓劇。”

現在,真相大白,“克卜勒”無關科學,也無關寶寶,更不是孫燕姿自己,而是,愛情。

為母之後,變得保守平淡?

孫燕姿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克卜勒的情感,對每個人來講都有一個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它。所以,也不限製。”這段話她是在解釋這張專輯的主題,但恰恰與眾人對這張專輯的認可程度也不謀而合。

作為孫燕姿時隔三年,且是初為人母之後的第一張專輯,無論是業界是歌迷自然對它懷有很多的期待和觀望,而專輯出來之後,歌迷們自然還是習慣性感動叫好,隻是來自業界的反應,顯然就不全是那麼樂觀。當然,《克卜勒》的市場反應還是一如既往地大快人心,剛發行兩周就蟬聯了台灣地區各大榜的銷售冠軍,隻是在評論界,這張專輯卻獲得了更多“平淡、保守”、“隻算中規中矩”的評價,甚至有人說孫燕姿的“偶像光輝就此消磁”了。

專輯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缺少了衝勁,所有歌詞乃至旋律都平緩平和,有點自顧自、自說自話的意思,樂評人狠狠紅這樣形容《克卜勒》整張專輯的姿態,“我存在,可是我沒想打擾你――絕大多數歌,任何情緒都欠奉,要細聽其中涵義的話,大概隻能用陳冠中的那部小說的書名‘什麼都沒有發生’”,這與孫燕姿初出道時公司力推的 “愛無畏做自己”“勇敢表達新主張,要讓全世界都聽見”、“孫燕姿是如此鮮明的與眾不同”的形象宣傳,也是一直延續了這麼多年的明朗個性形象如此的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