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霍尊:《卷珠簾》不是“拚爹”拚得出來的(1 / 3)

霍尊:《卷珠簾》不是“拚爹”拚得出來的

樂人

作者:趙靜

在1月3日《中國好歌曲》的首播節目中,霍尊的《卷珠簾》唱哭了劉歡,觀眾也驚呼“太好聽了”。還有網友開玩笑說:“劉歡哭了算什麼,我們全家都哭了。”之後,網絡上掀起一輪《卷珠簾》翻唱熱潮,吉他版、古箏版、豎琴版、二胡版……一首原創好歌激發出了廣大網友的無窮創造力。趁著這股熱乎勁,這首神曲創作13天後就直通春晚了,直到站到排練舞台,霍尊還沒有回過神來,笑說,彩蛋來得太突然。

隨著歌曲的走紅,霍尊的身世也被挖了出來。父親火風,曾唱過《大花轎》《開門紅》《老婆老婆我愛你》等經典歌曲,而媽媽仲小萍也是著名的迪斯科音樂人。霍尊說,從小沒覺得自己優越,就是一普通孩子,更否認上春晚是借爸爸火風的光,“我很小和媽媽一起生活,當然也受到爸爸的寵愛。爸爸是個慈愛的父親,但是這些光環沒有給我帶來什麼別的東西。希望大家更專注於我的音樂。”

原來不翻唱都沒人聽我唱

記者:之前你也參加了《聲動亞洲》,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覺得《中國好歌曲》與《聲動亞洲》帶給你怎樣不同的感受?

霍尊:《好歌曲》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給了原創歌手一個展示的舞台,也給了觀眾一個安安靜靜欣賞原創音樂的氛圍,這是我一直求之不得的。在這之前我參加過《聲動亞洲》,是第三名,也算小有名氣了。比賽之後,公司幫我安排了許多通告和小型演出,不過演出前人家會善意地提醒你,“還是唱某某某的歌吧,別唱你自己創作的那些,沒人聽”。是《好歌曲》幫我找到了自信——原來我自己寫的歌也很好聽,觀眾也會喜歡。

記者:創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霍尊:最初隻是單純地熱愛唱歌,但是由於唱法和聲線都比較獨特,適合唱的歌並不多,逼得我不得不開始自己創作歌曲,隻有你自己才真正知道什麼樣的歌適合你,什麼樣的歌能讓你的聲音最完美地呈現出來。這就像一段美好的旅程。

記者:哈,這個回答好官方。重新來吧?

霍尊:哈哈,好吧。準確說是一年半前開始創作的,那時候我剛簽約公司,之前我純粹翻唱不創作的。我從小學古典鋼琴,鋼琴彈得我自認為是不錯的。我一直學古典鋼琴,但一直沒把琴和我的演唱結合起來,我之前就很崇拜那些自彈自唱的藝人,好帥啊!好酷啊!可我學的是古典鋼琴啊,怎麼把幾百年前死的東西變活?怎麼樣讓手上的這些和弦很好地服務我的嗓音?後來,我慢慢開始接觸即興伴奏,開始接觸作曲的基本手法,這些都是我慢慢琢磨的。琢磨以後,我發現了和聲的奧秘,漸漸發掘和聲和創作之間的關聯,開始接觸創作。

創作背後有個隻淒不美的初戀

記者:一開始創作的時候想象到《卷珠簾》那麼火嗎?

霍尊:完全沒有。《好歌曲》規定參賽學員每人要提交5首歌,《卷珠簾》其實被節目組漏聽了,直到要錄第一期的時候,音樂總監安棟才跟我說,“換歌吧,《卷珠簾》更適合首場演唱”。第一次上台其實我超級緊張,心裏一直在想“觀眾不喜歡聽怎麼辦?”“沒有導師為我推杆怎麼辦?”所以,前半程我一直閉著眼睛唱,後來聽見了觀眾喝彩,才敢睜開眼睛,竟然有三個導師為我推杆了!

記者:聽說《卷珠簾》這首歌靈感來自一部淒美的北歐愛情動畫片?自己的愛情故事據說也很淒美?

霍尊:我很喜歡唯美的故事,憧憬著唯美的愛情。我的愛情故事也挺戲劇性的,蠻淒的,但不美,融入了以前分手的痛苦心情吧。我比較晚熟,二十一二歲才有初戀。兩個人自然而然就在一起了。但我們就在一起一個月,她報的“2加2”,大二後就出國留學了。她也不太相信異地戀吧,哎呀,怎麼說呢。這是我的初戀,我特別當回事,當時她跟我這麼說的時候,我很不能接受。

記者:她現在老後悔了……

霍尊:我哪知道啊?哈哈。不過,我們現在也在聯係倒是真的,她也在一直關注我的比賽。現在覺得也能理解他父母很反對,不過,那個時候真的是很生氣,很討厭,很沮喪。持續了半年。我大二升大三參加《聲動亞洲》的時候,我的重心都在音樂上了,等比賽結束後,就覺得好多了,正好緩解了我的心情。

記者:現在應該有新女友了吧?

霍尊:有了。哈哈,你還是說我有中意的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