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節 其他類(1 / 2)

江西有座離娘山,茶陵有個回水灘。

茶陵的城牆,安仁的城隍。

瞎子不怕路斷,聾子不怕銃響。

手掌手背都是肉。

泥鰍扯不得黃鱔長。

惡鬼怕蠻人。

想筍吃就冒得竹用。

十個鋸匠九個駝。

在家籠罩雞,出門滿天飛。

出門不帶傘,行李少一半。

水火不饒情,屎尿脹死人。

貓頭鷹,撿現窩。

馬瘦毛長,人拙理短。

塘裏無魚,蝦公值鈔。

走名了夜路,總要碰得鬼。

狗捉得老鼠就不要貓。

扁擔無劄,兩頭失塌。

醜媳婦總要見家娘。

有力吃力,無力吃主意。

耍出把戲看把戲,打出錫壺看錫壺。

不怕口呷屎,隻怕墨吃紙。

賺錢不到命注定,賺呷不到鬼不信。

抱雞婆屙不出硬屎。

話經三張嘴,長蟲也長腿。

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

正月半,七月半,人火鬼火不一樣。

一根骨頭隻哄得一條狗。

螞蝗不叮岸上人。

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

瞎子觀燈燈不明,瘸子走路路不平。

不說好,不說壞,誰也不見怪。

半斤的鴨崽,十二兩嘴。

人快不如鐵快,鐵快不如磨快。

懶牛上套,屎尿就到。

殺雞嚇猴子,打鴨驚鴛鴦。

瓦屋堂堂賭中空,三間茅屋出相公。

不是籠中雞,不往籠中飛。

附:提供諺語部分的人員名單

劉振祥周培道龍建新譚小亭曾年青譚維勤

彭誌和龍書化張四祥尹國柱劉這這段平

劉新才周峙良譚振民蔣榮華歐鎮原羅文華

羅春牛王鬆雲譚授明

後記

工作幾十年,留下的遺憾不少。諸多遺憾已被歲月磨失。唯有在全縣民間文學普查工作中留下的遺憾任歲月浪潮的衝刷,卻沒有絲毫磨損,20年來一直懸在心頭,沉甸甸酸楚楚的。

1986年,根據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我縣開展了全縣民間文學普查。這是一項列入國家社會科學“七五”規劃的係統工程,各級黨委、政府對此十分重視。我縣相應成立了由縣委、縣政府為主導的民間文藝(包括民間故事、諺語、歌謠和民間戲曲、曲藝、音樂、歌舞、美術)普查領導小組,並建立了由20多名文化幹部組成的工作班子,分赴各鄉鎮(場)搜集整理。當時我在縣文化局任副局長,主持了全縣民間文藝普查的業務工作。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民間文學全麵係統的普查。普查工作人員走村進戶調查研究,深入田間地頭搜集整理。我也利用下鄉搞中心工作的機會,搜集了100多篇民間故事、30多首歌謠和不少民間諺語。記憶最深的一次是隨原政協主席張漢清下鄉到嚴塘檢查督促抗旱工作。同行的縣供銷聯社主任譚春苟同誌滿肚子是故事,一路看到一山一岩一石一窟,都會講出一個故事。恰好我們檢查督促抗旱的重點村就是緊鄰靈岩山的沙溪村。靈岩山奇特的地貌為口頭文學創作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有關的傳說十分豐富。譚春苟是嚴塘人,又在嚴塘工作多年,講起靈岩的傳說,滔滔不絕,繪聲繪色。從中使我觸摸到了民間文學令人震撼的想象力,也使我真正認識了靈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