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漁夫的兒子(3 / 3)

兩個孩子放在家裏,瓦西裏·多羅費依奇出海也很不放心,家裏的事務也沒人料理,瓦西裏在阿蓮娜·伊萬諾芙娜去世後兩年,他又娶了一房妻子。可好景不長,這個妻子又死了。不久,瓦西裏又第三次結婚。無人料理的家務很快由這個攬權好勢的繼母料理得井井有條,而對米哈依爾和瑪舒特卡來說,倒黴的日子也就從此開始了。

米哈依爾由過去“母親的眼珠”變成了現在繼母的“眼中釘”,他生性倔強,又討不得繼母喜歡。平時在家裏繼母總是責罵他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米哈依爾早就不想待在家裏了。也許有人要問,米哈依爾怎麼不上學呀?在18世紀初期的俄國,一般的村鎮是沒有學校的,隻有像彼得堡、莫斯科這樣的大城市才有學校,鄉下的兒童全是待在家裏的。

一天,繼母對著米哈依爾的父親說話了,“你看呀,瓦西裏·多羅費依奇,你兒子越長越結實,懶得什麼活也不幹。帶他一起出海當個雜工吧,這些活他很快就能習慣的。”

這是米哈依爾巴不得的。瓦西裏想,反正在家裏也和繼母鬧不和,還不如出去闖一闖。於是決定帶米哈依爾出海。可是他又想,孩子還小啊,要是他媽媽還活著,一定不會讓孩子去的。出海實在是太遠了,太艱苦了。但又有什麼辦法呢?堅強的瓦西裏想到這裏不免有些心酸。

米哈依爾聽說父親要帶他下漁場,就去看了那些還留在村裏的孩子,像一個考上學校的孩子,去看那些還沒有長到他這種年齡的孩子一樣。

米哈依爾跟隨父親出海捕魚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學到了許多關於航海和捕魚的知識。

“今年冰一定很多。喀拉海一定要讓冰給堵塞很久。”瓦西裏說。

“你怎麼知道的?”米哈依爾問。

“如果你想知道在什麼地方要遇上冰,你就要注意風往哪裏刮。”父親解釋說。

大家談起瓦西裏,都說他捕魚很成功,他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熟悉海上生活,有豐富的經驗。

“在這個星期裏,鱈魚是不會到海岸附近來的,”瓦西裏說。

“為什麼?”米哈依爾問。

於是父親就給他講解,在什麼天氣裏,魚喜歡到什麼水域去找食物。

“你要注意海鷗往哪裏飛。海鷗是我們的弟兄,是漁夫。”瓦西裏說。

他講述怎樣察看海鷗的飛行,就能夠追蹤到魚群行進的路線。

“海鷗知道海上什麼地方有魚群,它在什麼地方盤旋,你捕魚就到那個地方去。你若見海鷗叼著魚,這就表示它要去喂小鳥。海鷗的巢築在岸上。你看見叼著魚的海鷗往哪裏飛,你就會知道哪裏是陸地。有時在遠洋航行中,憑這個就能猜測出哪個方向一定有海島。”

開始捕魚後,雜工的工作也是很多的。他幫著父親把網拽上船,然後用雙手把魚一條一條地從網上摘下來,全部放在船艙裏,然後再把網撒入水中。魚裝多了大船承受不了,還得用小漁船把魚運上岸,用凍得發紅的雙手破魚肚,洗幹淨,一條一條地丟進大木桶裏,撒上鹽。剛剛做完一網,就得接著做第二網,休息是不可能的。最困難的時候,是在海上遇到風暴,小小的漁船在海裏就像蕩秋千一樣忽上忽下。浪花打進船裏,就要不斷地排除船上的水。為了不摔倒,米哈依爾雙腿大大叉開,整天整天地工作著。鹽水、海水侵蝕著雙手,腰酸腿痛再難忍也得挺住。

瓦西裏·多羅費依奇這樣對兒子說:“海洋是固執的,如果你不比它更固執,你就要完蛋!”

不僅父親是堅強的,和米哈依爾在一起的許多海員和漁夫都是久經磨煉的、勇敢的、堅強的人。堅強的人,艱苦的勞動,不知不覺已把米哈依爾鍛煉成了一個在勞動中表現頑強、在危機中表現果斷的人。

一晃幾年過去了,14歲的米哈依爾·瓦西裏耶維奇·羅蒙諾索夫已經長成了身材高大、又有力氣又有膽識的勇敢少年了。

瓦西裏就在那年夏天乘自己的船去可拉半島。米哈依爾在那裏認識了那些移居到海邊來捕魚的洛巴裏人。這是些身材矮小、溫和、心地善良的人。他們友善地接待高大的俄羅斯人,米哈依爾很快地就和當地的青年人玩了起來。

有一次,米哈依爾提議和洛巴裏人比比力氣。他在岸邊選了一根比較粗的木棒,用兩手緊緊握著,挑戰說:

“誰能把我拉過去!”

一個洛巴裏人握著棍子的另一麵,兩腿穩立在地上。雙方都叫足了力氣,隻見米哈依爾用力向自己懷裏一拉,拉得那樣有力,那個洛巴裏人晃了一下,就臉朝下來了一個嘴啃泥。眼見沒有辦法對付這個俄羅斯少年,洛巴裏人聚在一起商量一下,最後決定輪流上陣,可結果是一個一個地敗下陣來。後來,14歲的米哈依爾竟拉贏了那些30來歲的男子漢。

這米哈依爾不僅有力氣,還很有智慧和眼光。為了醃魚,瓦西裏每年要買很多的鹽。有一次,瓦西裏帶著自己的兒子去買鹽,他們來到熬鹽場,米哈依爾就詳細打聽著鹽的製法。他什麼都想看看,什麼都想知道,當時他們買的鹽已裝在船上,可米哈依爾卻不想急著走,一直等到熬出了白淨淨的鹽後,他明白了整個過程才肯離去。

從那以後,米哈依爾學會了怎樣買鹽,他父親不止一次地讓他獨自一人去鹽場,他買回的鹽質量又好又便宜。

瓦西裏眼看著自己的兒子成長起來,他指望著再過幾年,攢幾個錢,給米哈依爾成個家,把自己的漁船交給這一雙堅強有力的手,自己也好跟著兒子過點安安穩穩的日子。

按理說有這麼個身強力壯的兒子,將來又能接替自己的事業,這是別人家求之不得的。瓦西裏心裏盤算著,這步棋他走定了,他似乎是穩操勝券了。

可是,他哪裏知道米哈依爾的內心在想什麼,他想讀書,他想學習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