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千秋功績任評說(2 / 2)

麥克斯韋的後期生活十分不幸,他的妻子久病不愈,牽扯他許多精力,有時為了照顧妻子,他曾經整整幾夜未合眼。他的皺紋增多了,他的臉龐更清瘦了。過分的焦慮和操勞,終於影響了他的健康,曾經奪去了他母親的肺病又來纏繞著他。這位堅強的學者叢毫沒有放棄過與命運的抗爭。他挺起胸膛,堅定地走上講台。這是怎樣一幅令人慨歎的情景啊!

空曠的階梯教室裏,隻有前排坐著兩名學生,他知道學生們聽不懂他的思想,一個個都自動缺席了。他側身問這兩個學生:“你們為什麼不走呢?”一位學生恭敬地站起說:“先生的理論我能聽懂,太完美和諧了,簡直是一門自然美學。”這個學生就是後來發明了電子管的弗萊明。另一位說:“走的人裏也有能聽懂先生的理論的。但是他們說,現在還沒有人用實驗找見電磁波,所以也就不相信、不願聽了。”

麥克斯韋說:“會發現的。理論總是要超前一步的。牛頓1687年公布萬有引力,勒維烈1846年才找到海王星,過了159年。我相信電磁波的發現不會再等100多年了。”麥克斯韋翻開講義,仿佛不是麵對兩個聽眾,而是麵對著全世界、麵對未來宣講自己的理論。

1879年11月5日,麥克斯韋病逝,終年隻有48歲。英年早逝,令人痛惜。他的理論為近代科學技術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他為世界物理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在他生前,人們沒有認識到這點,他所獲得的榮譽遠遠不及法拉第,直到他死後許多年,在赫茲證明了電磁波存在以後人們才意識到,並且公認他是“牛頓以後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物理學家”。

1888年,德國的青年物理學家赫茲進行了一次巧奪天工的實驗——探測電磁波!

赫茲在老師赫爾姆霍茨的影響下,對電磁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比較已經知道的物理學理論以後,他確認麥克斯韋的理論比各種“超距學說”更令人信服。他決心用實驗來檢驗電磁波是否存在。

他設計了電波環,環的兩頭分別連著金屬球,他將兩個金屬小球調到一定的位置,中間隔一小段空隙,然後給他們通電,隻要尺寸和位置都合適,電波環兩個小球中間就有電火花閃現。這說明小球間產生了電場,那麼按照麥克斯韋的方程,電場再激發磁場,磁場再激發電場,連續擴散開去,便有電磁波傳遞。最好有個裝置能夠接收它。他在離金屬球4米遠的地方放了一個有缺口的銅環,如果電磁波能飛到那裏,那麼銅環的缺口間也應有電火花出現。他將一切設計完畢,去按電鍵。果然,缺口處藍光閃閃,是電磁波在運動!赫茲不愧是一位偉大的實驗家,他通過實驗,算出了電磁波的波長,接著又計算出它的速度每秒30萬公裏,正好等於光速!接著又證明電磁波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偏振等光波所具有的各種特性。麥克斯韋的理論得到了徹底的證實,從法拉第到麥克斯韋再到赫茲,兩位實驗物理學家與一位理論物理學家巧妙的配合終於完成了這一偉大的發現。它比海王星的發現更令人讚歎不已。

赫茲的實驗公布後,轟動了全世界的科學界。電磁理論由法拉第開創,麥克斯韋總結,再由赫茲證實,到這個時候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隻可惜,麥克斯韋沒能等到這一天,不過,這位偉大科學家的遺願終於實現了,他可以含笑九泉了。

赫茲的發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不但證明了麥克斯韋發現的真理,更重要的是導致了無線電的誕生,開辟了電子技術的新紀元。理論隻能解釋世界,它隻有回到實踐中來才能夠改造世界。電磁波的發現所產生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這一點連赫茲本人也沒有料到。它是19世紀科學史上一次振奮人心的革命,它使近代科學技術發生了極其深遠的變化。6年之後,意大利的馬可尼、俄國的波波夫就分別實現了無線電傳播,並且很快投入使用。其他無線電技術,也像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無線電報、無線電廣播、無線電導航、無線電話、短波通信、無線電傳真、電視、微波通信、雷達以及遙控、遙測、衛星通信、射電天文,等等,都是這個變革的產物,整個物質世界發生了深遠的變化。

麥克斯韋以他短暫的一生,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他卓越的才能和高深的理論,為現代物理學的創立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的英名將和電磁理論一樣永垂不朽!

§§第二篇 羅蒙諾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