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德國文學家卡爾·史瓦西通過計算得到了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一個真空解,這個解表明,如果將大量物質集中於空間一點,其周圍會產生奇異的現象,即在質點周圍存在一個界麵——“視界”一旦進入這個界麵,即使光也無法逃脫。Ww WCOM
這種“不可思議的體”被美國物理學家約翰·阿奇巴德·惠勒命名為“黑洞”。
黑洞就是中心的一個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高、體積無限的奇點和周圍一部分空空如也的區,這個區範圍之內不可見。依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當一顆垂死的級恒星崩潰,它將聚集成一點,這裏將成為黑洞,吞噬鄰近宇宙區域的所有光線和任何物質。
黑洞的產生過程類似於中子星的產生過程,某一個恒星在準備滅亡,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地收縮,塌陷,生強力爆炸。當核心中所有的物質都變成中子時收縮過程立即停止,被壓縮成一個密實的星體,同時也壓縮了內部的空間和時間。
但在黑洞情況下,由於恒星核心的質量大到使收縮過程無休止地進行下去,中子本身在擠壓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為粉末,剩下來的是一個密度高到難以想象的物質。由於高質量而產生的引力,使得任何靠近它的物體都會被它吸進去。
這就是宇宙已知最為極端的體,也是近代人類文學一直試圖觀測到的東西。
與別的體相比,黑洞十分特殊。人們無法直接觀察到它,科學家也隻能對它內部結構提出各種猜想,而使得黑洞把自己隱藏起來的的原因即是彎曲的時空,根據廣義相對論,時空會在引力場作用下彎曲。這時候,光雖然仍然沿任意兩點間的最短光程傳播,但相對而言它已彎曲。在經過大密度的體時,時空會彎曲,光也就偏離了原來的方向。
在地球上,由於引力場作用很,時空的扭曲是微乎其微的。而在黑洞周圍,時空的這種變形非常大,這樣,即使是被黑洞擋著的恒星出的光,雖然有一部分會落入黑洞中消失,可另一部分光線會通過彎曲的時空中繞過黑洞而到達觀測者眼前,觀察到黑洞背麵的星空,就像黑洞不存在一樣,這就是黑洞的“隱身術”……
而且黑洞在定義上並不會向外放射除霍金輻射外的任何物質,也就意味著它不會在任何波探測下現形,諾亞之前所放射的引力波與電磁波,一當進入黑洞視界之後,就再也和外界無緣,所以諾亞才沒能接收到任何的探測反饋。
但那一隻被黑洞引力拉扯成一條無限細直線的白鴿,在失聯之前反饋回了最後的信息。
剩餘的1隻白鴿開始朝黑洞坐標趕去,借由那一隻已經被吸入黑洞的白鴿反饋的數據,諾亞已經初步解出這一顆黑洞的強引力範圍,同時也在空蕩的太陽係星係模型中,標記出了這一顆黑洞的位置。
諾亞的身體依舊在顫抖著,在少女捧起的雙手中,一顆的“黑洞”出現那裏,它靜靜的懸浮著,周圍一切闖入黑洞視界內的光線全部消失,而擦著視界邊緣掠過的光線,也在引力作用下被聚焦,使得這一顆“黑洞”周圍的景象被扭曲,觀察這一顆的黑洞,可以在扭曲的光線下看到被黑洞遮住的景象,但諾亞故意調低了黑洞“隱身”的效果,使得黑洞模型得以顯形。
這是比黑曜石還要純粹無數倍的黑色,沒有任何光線泄露出的黑色,猶如一個空間上的洞口,和物質宇宙徹底分開。
少女將這一顆黑洞捧在臉龐上蹭了蹭,仿佛一個孩子得到了最想要的玩具一樣,幽藍色的星空雙眸中異彩連連。
諾亞很開心,這一顆黑洞的位置實在是太完美了,它在太陽係這樣遠離銀河中央的邊境星係中,這意味著它不會和其他極端星體生引力作用,而且由於它已經吞掉了整個太陽係的質量,它將不會在短時間內由於霍金輻射而蒸。這是一顆可以穩定存在上百萬年的新生黑洞!
而這樣一顆年齡還沒有諾亞大的幼兒黑洞,此刻就被少女當作寶貝一樣的捧在手中。
這顆黑洞實在是太珍貴了,它將可以為諾亞打開一扇全新的大門,一扇人類永遠沒有機會觸摸到的門,這扇門後又會隱藏著些什麼,諾亞不知道,但諾亞很期待。
此刻的諾亞,真的很想把所有艦隊都派往太陽係,永遠守著它,宣告這一顆黑洞的主權。
這一顆黑洞,簡直就像是專門為諾亞準備的一樣。
但太容易得到的東西,真的是應該去得到的東西嗎?
驚喜過後,慢慢冷靜下來的少女,眼中也開始閃過複雜的神色。
如果是在其餘任何情況下現一顆穩定存在的黑洞,諾亞都會毫不猶豫的占有它,但是這一顆黑洞來得相當詭異,它出現在了太陽係,將太陽係和原本在這裏的卡拉文明都在宇宙中徹底抹去了,這讓諾亞不得不去思考這一個黑洞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