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駕駛員安全駕駛的心理素質要求
2.1 職業道德
對於駕駛員來說,應該形成良好的習慣和觀念,自發的約束自己的行為,避免錯誤的操作和負麵的心理,首先駕駛員要熱愛駕駛工作,具有足夠的工作熱情,了解駕駛員職業的責任,在日常行駛的過程中,能夠遵守各項交通法規,無論發生任何事情,都不能違反相應的規定,遇到其他駕駛員違反交通法規,應該進行製止。其次要保證車輛處於健康的狀態,在行車的過程中,要為其他的車輛考慮,不能做出方便自己,影響他人駕駛的事情,同時與其他駕駛員積極的進行溝通,了解對方的想法等,互相的禮讓,即使有十分的把握,也要留給自己應對突發情況的時間和空間,為有序交通與和諧行車,貢獻自己的力量。
2.2 身體素質
駕駛工作與傳統的體力勞動相比,雖然看起來比較輕鬆,但是需要長時間的集中精神,心理的壓力很大,而身體素質的不同,麵對高強度的心理壓力,會有不同的表現,如駕駛員患有血糖或者血壓類的疾病,可能導致血壓和血糖的不正常,影響心功能等,遇到突發情況時,甚至會導致駕駛員昏厥等。通過實際的調查發現,近些年出現了多起由於駕駛員身體素質導致的行車安全問題,如某公交車司機心髒病突發,雖然及時的停下車輛,沒有造成嚴重的事故,但是這樣的問題,依然值得我們深思,並不是每個駕駛員在發病時,都會做出這樣的處理,如果沒有及時的停車,將會引發嚴重的交通事故,因此駕駛員必須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在行車的過程中,保持精力充沛,即使在複雜的環境中,也能夠做出正確的處理措施。
2.3 正確的習慣
駕駛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很多營運車在招收駕駛員時,都喜歡聘請具有足夠經驗的人員,尤其是長期安全駕駛的人員,說明駕駛員具有良好的駕車習慣,在多年的駕駛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駕駛員能夠做出正確的處理,由此可以看出,正確習慣的重要性。如果駕駛員具有某種不良的嗜好,如賭博、酗酒等,顯然無法保證駕駛過程中,長時間的正確操作,因此駕駛員必須減少相應的娛樂活動,最大程度上保持頭腦的清醒,為了培養駕駛員正確的駕駛習慣,可以為駕駛員提供學習的機會,讓不同的駕駛員在一起交流,能夠愛惜自己的車輛,鑽研駕車的技巧,逐漸形成良好的駕車習慣,以及正確的生活習慣等。
結語
要想保證汽車的安全行駛,駕駛員的心理素質非常重要,尤其是麵對突發性的事故時,如果駕駛員無法保持冷靜的心理,做出最佳的應對,就會導致安全事故的出現,威脅駕駛員的生命安全。對於心理素質的檢查,目前還沒有良好的考核方式,而且涉及到駕駛員自身的利益和安全,駕駛員應該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負責,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如果自身患有重大疾病,就不應該從事駕駛工作,以此來保證安全駕駛。
參考文獻:
[1] 張華.駕駛員心理特征與駕駛安全的關係研究[J].工業安全與環保. 2010(02):55-56.
[2] 黎美清,蘇紅帆,葛憲民.機動車駕駛員心理特征與交通事故關係的研究進展[J].醫學動物防製. 2009(09):678-680.
[3] 吳雪梅.影響駕駛安全的心理因素探析[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6):185-188.
[4] 時愛軍,徐文才,蘇紅剛.駕駛員心理素質對行車安全的影響與對策[J]. 汽車運用.2008(04):35-36.
[5] 王安琦.汽車駕駛員心理素質與安全行車的關係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