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駕駛員安全駕駛心理素質要求(1 / 2)

駕駛員安全駕駛心理素質要求

理論廣角

作者:夏春光

[摘 要]本文在我國駕駛員現狀的基礎上,結合道路交通的實際情況,從疲勞駕駛、外界因素、利益驅使和僥幸心理等方麵,對影響駕駛員安全駕駛心理素質的因素進行了簡要的分析,最後從職業道德、身體素質和駕駛習慣三個方麵,對駕駛員安全駕駛心理素質要求,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駕駛員 安全駕駛 行車安全 心理素質

中圖分類號:D92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7-0389-01

0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私家車和貨車的數量越來越多,交通道路安全的形勢日新月異,安全管理的難度越來越大,尤其是受到駕駛員考核方式的限製,無法全方位的檢驗駕駛員的水平,如沒有相應的心理素質檢測環節,使得很多心理素質較差的人員,能夠獲得駕駛證,在交通情況比較複雜的情況下,可以安全的駕駛。近些年我國交通的事故越來越多,通過實際的調查發現,很多事故都是由於駕駛員的心理素質較差,麵對突發情況時,無法很好的應對,如麵對突然出現逆向行駛的車輛,沒有及時的做出反應,因此提高駕駛員的心理素質,對於行車安全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影響駕駛員心理素質的因素分析

1.1 疲勞駕駛

駕駛員在行車的過程中,為了保證行車的安全,精神通常會處於高度集中的狀態,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等快速行駛中,一點點的疏忽,就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交通事故,如果長時間的處於這種精神狀態,會導致駕駛員的心髒活動和身體機能受到影響,出現精神麻木、反應遲鈍,無法麵對突發的情況。雖然我國已經對疲勞駕駛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是在利益的驅使下,有很多貨車司機,駕駛時間會超過12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一些私家車為了趕時間,也會長時間的駕駛,導致駕駛員的四肢酸痛,經常打哈欠,對車輛的操作性降低,同時心理焦躁不安,無法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嚴重影響行車的安全。

1.2 外界因素

駕駛員在行駛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其他的因素,影響駕駛員的情緒,使得駕駛員的心理無法平靜,給安全駕駛帶來不穩定的因素,在實際的行車中,外界的因素有很多,如單調的路麵情況,會對駕駛員造成催眠;連續的轉彎或者複雜的路麵,會使得駕駛員產生厭煩的情緒;長時間的交通堵塞,會導致駕駛員的心情急躁等;遭遇交通事故時,駕駛員可能會產生恐慌。由於每個駕駛員的心理素質不同,遇到這些實際情況時,做出的反應具有較大的差異,如果駕駛員的心理素質較差,就可能會做出不當的行為,如與其他的駕駛員“較勁”,拚命的開車,這些急躁、驕傲、緊張等負麵心理,都屬於不合理的情緒,容易讓駕駛員做出錯誤的操作,影響駕駛員的行車安全。

1.3 利益驅使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近些年營運車輛越來越多,營運車發生的交通事故也越來越多,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營運車的疲勞駕駛和超載情況非常嚴重,尤其是企業稅費的增加,給營運車輛的經營帶來了較大的衝擊,很多駕駛員為了賺更多的錢,會超載駕駛、長時間的駕駛,導致駕駛員長期生活在緊張的心理狀態。為了保證交通的安全,近些年我國加大了對超載的查處力度,但是很多駕駛員的在利益的驅使下,鋌而走險,不顧行車安全,嚴重的超載行駛,這樣在行車的過程中,必然會害怕遇到警察,保持高度緊張的心理,如果超載等情況被發現,受到了相應的處罰,由於營運車駕駛員的素質較低,無法認識到超載的危害,反而會歸結為自己的運氣不好,甚至是社會的不公等。在接下來的行駛中,帶著負麵的情緒行車,可能會不顧行車安全,在逆反心理和利益驅使下,不會停止超載的行為,甚至會超載的更多,這樣的心理素質,顯然無法保證安全駕駛。

1.4 僥幸心理

由於我國交通管理相關法規不夠健全,管理的人員編製有限,無法對駕駛員做出嚴格的管理,很多規章製度,都需要駕駛員自覺的去遵守,但是在行車的過程中,很多駕駛員會利用這樣的漏洞,在僥幸心理的驅使下,做出極端的行為,如在預感到可能會出現事故時,沒有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而是想著“這樣做可能會沒事”,或者運氣好就能夠過去等,這樣的心理是導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如果駕駛員多次的違規駕駛,沒有被警察發現,就會加劇駕駛員的僥幸心理,對違規的操作不在意,遇到可能會引發交通事故的因素,沒有足夠的警惕心理,麵對道路上的警察,駕駛員會害怕被查處,產生緊張的心理,在這樣複雜的心理狀態下,駕駛員很難全神貫注的駕駛,經常會出現驚慌失措和反應遲鈍等,對行車安全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