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改革勢在必行(1 / 2)

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改革勢在必行

理論廣角

作者:馮春

[摘 要]固定資產投資是一個國家地區經濟增長的前提和保證,投資統計數據是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基礎,是反映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近幾年,投資統計數據倍受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關注,也是各級黨政領導詢問最多的統計指標之一,投資完成額被列為重點考核指標,受各級領導關注空前。但是同時,投資統計工作又麵臨著前所未有的難度,受眾多問題困擾,投資統計過程存在很多問題,目前如何解決當前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中存在問題尤為重要。

[關鍵詞]固定資產 投資 統計

中圖分類號:F2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7-0386-01

一、 當前固定資產投資統計麵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 投資主體多元化對找準投資項目加重了基層負擔

投資統計報表實施範圍為全社會的所有固定資產投資單位,主要針對500萬元以上的投資活動,雖然有限額規定,但與規上工業、限上貿易統計有著本質區別,規上工業和限上貿易單位相對比較穩定,年內變化不大,而固定資產投資單位是在變化的,臨時的不穩定的,今年的和去年就可能完全找不到相同的投資單位,經濟類型的多樣化,投資主體多元化,項目的審批由原來的計劃部門增加到多個部門;還有一些項目沒有審批,或者哪位領導直接批示“邊批邊建”;更特別的是一些民營項目根本不管什麼審批,隻要有錢,自身條件具備,立即破土動工。所有統計部門收集項目資料,確定項目入庫確實遇上困難。

2 投資統計單位性質決定報表報送困難

投資統計單位有很大的特殊性,投資單位往往是臨時機構,因此統計過程中,基層單位人員配合程度低,視投資報表為額外負擔,不能積極主動上報報表。另外,與投資統計相配套的原始記錄,統計台賬的登記更是寥寥無幾,要想從項目單位拿到所需數據普通統計人員難以實現,需通過領導協調協商,難度很大。企業“輕統計,重財務”的現象普遍存在,工作被動甚至有些項目找不到負責報送的單位,統計係統工作被動。

3 政績思想拉高投資統計數據

經過多年的發展,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已達到相當規模,繼續保持投資較高的增速,難度加大。固定資產投資指標是考核地方政府政績的一個重要指標,各級政府非常關注,年初下達計劃,各地圍繞計劃指標層層加碼,被考核單位、部門任務很難完成,壓力很大,在政績觀和傳統計劃統計思想的作用下,在數據上做文章,促使盲目追求投資高增長,不惜犧牲數據真實性,虛假投資項目和投資額。

4 項目管理不相匹配,投資信息難以把握

項目搜集是否遺漏關鍵是看信息渠道暢通情況,信息來源正是統計部門較為薄弱環節,由於投資項目流動性大,管理部門多、分散,項目搜集整理難度比較大。導致統計部門不能很好地把握投資項目的詳實情況,影響統計項目不能及時入庫;另外基層統計人員頻繁流動,剛剛熟悉的工作流程,被另有需要更換,工作交接不到位以致於新任人員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勝任現在的工作,推脫、不負責任現象時有發生,投資報表、統計台帳等基礎工作不能全麵、準確、持續的記錄,常常出現斷層現象,統計數據質量因此也大打折扣。可見統計基層統計力量的相對薄弱,大大製約了投資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數據質量的提高。統計局作為投資綜合統計部門,由於無法管到項目,項目單位隻要沒被統計部門發現,往往不會主動向統計部門報送投資報表。這其實就是典型的管理不匹配和信息不對稱問題。這種情況下,投資統計如何做好,項目如何抓全。

5 統計人員工作隨意性嚴重影響投資數據質量

統計數據時投資統計工作的核心,基礎工作卻是投資投資統計工作的生命線,基層工作、源頭數據質量控製是做好投資統計工作的關鍵。由於部分街道對投資統計工作不夠重視,在思想認識上存在重考核輕統計等現象,在實際統計過程中迫於對數據的追捧,基層統計人員對考核任務苦於“無米”所以對項目存在與否、隨意入庫,使投資數據存在問題。例如,統計部門是以工程形象進度為標準,在永久性工程破土動工以後開始統計,在項目竣工後結束統計。而一些地方,在項目永久性工程尚未開始施工,僅在進行施工前的前期準備工作,如征地拆遷、土地平整、建圍牆等活動時,就開始上報;一些地方,為了完成既定年度指標,甚至將以前年度遺漏統計的早已經結束的工程項目納入年度統計;這些還算是好的現象,應該這些項目是存在的;有些更為嚴重的是200萬不到的門麵,改頭換麵幾千萬入庫,甚至可以更換項目名稱報上幾年,這樣的項目比比皆是,基層統計人員工作的隨意性極大地影響了統計工作的質量,與統計工作內在的嚴肅性存在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