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西吉縣水資源管理對策與措施(1 / 2)

淺談西吉縣水資源管理對策與措施

理論廣角

作者:杜彥琴

[摘 要]西吉縣是典型的資源性缺水和水質性缺水縣,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愈來愈突出,為了緩解這一矛盾,提出了水資源管理的對策與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資源 管理對策 西吉縣

中圖分類號:TV21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7-0384-01

1 基本情況

西吉縣位於寧夏西南部、六盤山西麓的黃土高原中心地帶,東西寬67km、南北長74km,總土地麵積3144km2。屬大陸性氣候帶的邊緣,為中溫帶半幹旱到幹旱過渡地區。2012年底總人口51.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6.0萬人,占總人口的90.02%,非農業人口5. 1萬人,占總人口的9.98%,全縣耕地總麵積174.5萬畝,人均占有耕地麵積3.79畝,設計灌溉麵積17.78萬畝,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水資源的關係越來越密切。

西吉縣多年平均降水量420mm,多年平均徑流量為0.812億m3,多年平均徑流深25.8mm,為全國平均值288mm的1/11。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為261m3,遠低於重度缺水區人均1000m3的標準。

2 水質狀況

根據西吉縣不同水質地表水資源量分析,西吉縣葫蘆河流域礦化度小於2.0g/L的徑流量0.373億m3,占全該流域總徑流量的63.8%;清水河流域礦化度在2.0g/L以下的徑流量0.076億m3,占該流域總量的51%;祖厲河流域全部為苦鹹水。若考慮水質,以礦化度小於2.0g/L的淡水作為可利用量,則西吉縣可利用水量為1753萬m3,為典型的資源性缺水和水質性缺水縣。

3 水質汙染現狀

由於西吉縣位於南部山區,以農業為主,小型加工業或製造業全部集中在縣城或縣城附近,絕大部分河流或水庫的水體屬於天然地表水,沒有人為汙染。但是部分水體受人類活動影響汙染嚴重,由於近年西吉縣境內葫蘆河幹流有粉條、澱粉加工企業的廢水彙入,夏寨水庫受汙染嚴重,水質全年為劣Ⅴ類,同時影響到壩下地下水水質。

西吉縣水資源量不足,現有水量很難滿足正常情況下的利用,再有人為汙染,將已十分珍貴的水資源汙染後,缺水形勢將更加嚴峻。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全縣水資源緊缺問題,確保水資源的有效供給,保障全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對全縣的水資源進行合理的調配與管理。

4 水資源管理對策與措施

4.1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

為加強西吉縣水資源管理,建議成立西吉縣水資源管理領導小組,組建機構、明確領導小組成員和具體負責部門,製定西吉縣水資源管理應急預案,由西吉縣人民政府批複後實施,報自治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4.2 加大宣傳和教育,提高全民的節水意識。

西吉縣水行政管理部門要采取廣播、電視、製作宣傳欄、散發傳單等形式多樣的方式加大節約用水宣傳和教育,並有計劃地組織群眾進行節水知識的培訓,以增強全民的節約用水的意識。

4.3 根據輕重緩急搞好水資源的合理配置

當遇特殊幹旱年份,在節約用水的前提下,優先保證生活用水,其次保證重要工業用水,適當壓減農業灌溉用水,適當超采地下水,補充供水量的不足。具體措施為:

4.3.1縣城實行計劃用水,定時定量供水

製訂特殊幹旱年生活用水定額,建議取水定額為60L/人·d~70L/人·d,縣城每天定時限量向居民供水;停止耗水量大,效益低的工業企業,待供水正常時再恢複生產。

4.3.2開采地下水,補充農村生活用水

農村用水首先要保證群眾生活用水,可通過臨時加大地下水開采量,作為應急水源,補充農村生活用水。

4.3.3壓縮農業用水,保證生活供水

遇特枯水年份,保證經濟作物用水和處於關鍵生育期的作物供水,當灌溉水緊缺時,可改種需水量小的作物,盡量使農業生產的損失降到最小。適當減少農業灌溉麵積,減少灌溉用水量。供水緊張時,靠考慮將農業供水水源作為城鎮生活的應急水源。不同枯水年應通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以保證群眾生活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