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度自動化主站也將隨著技術的進步得到進一步提升,目前主要是采用先進的IEC 61970標準,給係統帶來新的變化。使得係統可以是不同廠商開發的EMS應用的集成和獨立開發的完整EMS係統之間的集成,也可以是EMS係統與有關電力係統運行的其他係統之間的集成,例如發電或配電管理係統。IEC 61970使EMS的應用軟件組件化和開放化。能即插即用和互聯互通,使係統集成和信息共享更加容易。對電力係統中的三個最主要的涉眾——最終用戶、開發商和行業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這種變化使得係統的開發和應用得到了極大的自由空間,和以往相比可以更加開放地融合其他商家的產品。使得接口和模型更加通用,為以後的係統之間交互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信息流間的壁壘減弱了,信息孤島將被消除,係統之間可以共享資源,為係統智能化提供了大量可互通的模型結構。
四、未來智能調度自動化發展
未來的智能調度自動化係統將是一個龐大的智能化係統,係統將基於高級測量體係AMI將負荷數據和係統聯係起來,高級測量體係包括智能電表,通信網絡,用戶室內外網等。係統將包括基於三維的GIS地理信息子係統,高級智能配網子係統,高級智能輸電運行子係統,以及智能機器人巡視子係統等。由於所有的區域性智能調度自動化係統數據能互相傳輸,互相兼容.所以互動性非常強,消除了信息孤島。強大的係統間冗餘和組合能力使得數據能在全局範圍內得到整合。可以從各個區域性係統數據庫中調用所需要的電網數據,並形成全局性的電網拓撲能以及為人工智能提供完整統一的電網模型。這樣的智能係統結構扁平、多層分布、功能可組及布置靈活。構建信息交互與共享的層次架構,避免元謂的、甚至是有害的海量信息操作。同時,新型的智能化信息交互平台將是堅固的、靈活的、抗攻擊的、自防禦的。智能化調度自動化係統將發電,輸電、配電和用戶信息統一到完整的平台上,並實現電網的雙向互動供電。從用戶端來說,個性化、需求化、靈活的電能需求將可以得到實現;自有、富餘、投資性電能可以用於電網補充、調配和應急。從電網側而言,可以實時掌握電能需求、即時掌控負荷分配、預估係統安全穩定、有效調配電能資源、合理引導用戶節電、快速應對突發風險、切實提高投資效益。而且,雙向交互式的信息溝通,將會大大提高真實、有效信息的傳遞,提升智能電網的反應速度和效能;還可以拉近與用戶的距離,體驗用戶需求,鑄就良好企業形象,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促進用戶主動關注和參與電網穩定運行,培養用戶主動節能。
五、結語
智能電網的研究和建設是一項高度複雜的係統工程,我國智能電網的研究和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充分利用先進的IT技術和智能化科技,以及最先進的通信技術,將自動化係統的數據在模型結構上統一、兼容,實現係統間的雙向互動,既能分散運行,又能自由組合,在安全性、保密性的基礎上實現數據在係統群中的自由定位,使得智能電網能實現信息交互、需求交互,使得社會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