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製
大多數空想社會主義者都主張實行”財產公有製”,但各有見解。莫爾等把財產公有製理解為生產資料和消費品都公共占有。摩萊裏、歐文等則理解為除日常生活品以外的財產的公共占有,即是生產資料的公共占有。少數空想社會主義者如聖西門、傅立葉在自己的理想社會中保存了生產資料私有製,這是資產階級傾向的明顯表現。一些空想社會主義者也提出了計劃經濟的思想。聖西門主張,在實業製度下要有計劃地組織生產,徹底根除無政府狀態。
消費
16至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都帶有不同的禁欲主義色彩,有的甚至公開鼓吹戒絕一切享受的、苦修苦煉的斯巴達式的生活。到了19世紀初期,禁欲主義已經失去得以存在的條件,這時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批判禁欲主義,對未來理想社會的高度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作了富有吸引力的宏偉想像。
發展
空想社會主義的發展經曆了3 個階段:16世紀至17世紀、18世紀和19世紀初,共經曆了300多年。3個階段的社會和曆史條件各不相同,無產階級的發展水平也不同。
16世紀至17世紀,空想社會主義者提出了”實行公有製”、”人人勞動、按需分配”等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但對社會主義的設想還隻是一個粗糙而簡單的輪廓。
18世紀,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開始對社會主義進入理論探討和論證階段,並用”法典”形式作出明確規定;對資本主義私有製進行了批判,認為私有製引起經濟上的不平等、進而導致政治上的不平等 ;當具備初步的階級觀點後 ,主張實行絕對平均主義的、斯巴達式的共產主義;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時,以農村公社和手工工廠為原型,主張在封建製度崩潰後,在農村公社和手工工廠的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 ;讚同君主製、終身製、家長製等。
19世紀30和40年代,空想社會主義發展的頂峰時期。由於英國的工業革命在歐洲大陸迅速發展,資本主義製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這時期空想社會主義者對資本主義的社會製度、政治製度和道德觀念進行了批判 ;理論上,提出政治製度的基礎是經濟狀況,指出私有製產生階級和階級剝削;設計未來理想社會主義製度時以大工廠為原型,完全拋棄了平均主義和禁欲主義。
城市設想
空想社會主義城市設想把城市建設和經濟製度聯係在了一起,這樣就從更為廣闊的社會改造角度,給整個歐洲的現代運動產生了直接的推動力。並且這種理論主張城市規模不能夠過大了,要接近農村,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城鄉的結合。 並且有可能能夠的城市中各種矛盾。空想社會主義城市設想重視城市居民的公共生活和集體生活,建立了各種公共設施。現代城市規劃理論始於人們從社會改革角度對解決城市問題所作的種種探索。19世紀上半葉,一些空想社會主義者繼空想社會主義創始人莫爾等人之後提出種種設想,把改良住房、改進城市規劃作為醫治城市社會病症的措施之一。他們的理論和實踐對後來的城市規劃理論頗有影響。
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霍華德倡導“田園城市”,1915年格迪斯提出區域原則,倡導城市規劃與區域規劃相結合的學說。他們的學術思想對城市規劃思想的發展影響深遠。同時代的恩文所著《城市規劃實踐——城市和郊區設計藝術概念》一書,總結城市發展的史例和他本人的規劃實踐經驗,可視為建築師對城市規劃領域的開拓。隨後,越來越多的建築師以及社會學家、地理學家、經濟學家等投入城市規劃理論的研究。在19世紀,影響最廣的城市規劃實踐是法國官吏奧斯曼1853年開始主持製定的巴黎規劃。盡管巴黎的改建,有鎮壓城市人民起義和炫耀當權者威嚴權勢的政治目的,但巴黎改建規劃將道路、住房、市政建設、土地經營等作了全麵的安排,為城市改建做出有益的探索。影響所及,科隆和維也納等城市也紛紛效法。這一時期還出現了另一種建設實踐:英國一些先進工業家在建設工廠的同時,建設新的工人鎮。例如1851年工業家薩爾特建設了薩泰爾工人鎮,1887年利威爾建設了日光港工人鎮,形成所謂”企業城鎮”。這些實踐無疑促進了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等城市規劃理論的形成。至今,城市規劃仍是采取上麵所說的舊城改建和新城建設兩種基本形式。19世紀90年代,西歐各國已逐漸形成以公共投資改進市政建設同控製私人用地相結台的城市發展戰略概念。在德國有城鎮發展規劃工作的傳統,也有雛形的分區製規劃方法。這些都為城市規劃工作提供了有用經驗。
製定城市建設法規最初的目的是維持整齊、清潔、安定的城市環境,以保障居民健康。英國1848年製定《公共衛生法》,其中規定了住宅的衛生標準,1906年頒布《住宅與城市規劃法》。瑞典1907年製定了有關城市規劃和土地使用的法律。美國紐約1916年頒布了控製土地利用和建築高度的分區區劃法規,後來在1961年為適應新情況,修改成為區劃決議。實踐證明,城市建設和管理要有相應的法律體係,嚴格的城市建設法規可以提高城市規劃和建設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