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亞曆山大圖書館火災(1 / 3)

亞曆山大圖書館的毀滅被描繪成人類文化史上最淒涼的篇章之一,不僅導致歐洲進入黑暗時代,同時也阻礙了科學、哲學、醫學和文學千年來的發展與進步。

關於亞曆山大圖書館的傳說

對於亞曆山大圖書館曾有如下詳細的描述:公元前332年,亞曆山大大帝建立了亞曆山大港,他花費了很長時間規劃主要的街道布局,之後才開始動工建設。亞曆山大大帝去世幾年後,他手下一位名為托勒密。索特的將軍開始統治埃及。托勒密把亞曆山大港設為埃及的首都,並且建造了許多宏偉的宮殿和寺廟,包括繆斯神廟(或博物館)。托勒密的兒子托勒密二世(公元前282~前246年在位)開始建造圖書館。圖書館位於或臨近博物館,且以亞裏士多德的個人圖書館為整個建築的中心。托勒密三世即位以後,繼續修建圖書館,並決心把世界上所有書籍都聚集於此。為此,他執行了一項書籍掠奪政策,即取得手稿,進行複製,然後收藏手稿原本,歸還手稿複製件。他還下令搜查所有經過亞曆山大港的船隻,一旦獲得圖書,馬上歸入亞曆山大圖書館。另外,他從雅典檔案館借出所有的手稿原本,並仿造了大量的副本歸還給希臘,而真跡原件卻被送往亞曆山大圖書館了。通過這種途徑,在亞曆山大城建立了舉世無雙、當時世界上藏書最多、文種最多、書目記錄最全的亞曆山大圖書館。

據說亞曆山大圖書館館藏的各類手稿逾50萬卷,或是70萬卷,這其中有很大的浮動空間,它被譽為古代藏書最多的圖書館(可與之相提並論的白家孟圖書館,據說藏書達20萬卷,但是這些書被馬克。安東尼作為禮物送給了克利奧帕特拉而進入亞曆山大圖書館。)。

除了收集羊皮紙藏書(之後為牛皮紙),托勒密國王們還花費巨資供養30~50位學者在亞曆山大圖書館工作及生活。幾個世紀之後,古代大多數最知名的學者都曾在該圖書館工作過,其中包括歐幾裏德(幾何之父)、埃拉托色尼(他計算出了地球的周長)、阿基米德(神奇地發現了杠杆原理、螺絲釘和圓周率)、伽林(著名的醫學作家)。

由於亞曆山大圖書館的存在,600多年來,亞曆山大港一直是整個地中海地區學習和知識的中心,而有關它的傳說也層出不窮。從學者學者亞裏斯提亞(公元前180~前145年)那裏流傳下來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他講到,有72個猶太學者怎樣被帶到亞曆山大圖書館翻譯希臘文的《舊約聖經》。他們各個單獨工作,但是由於受到神的靈感的啟發,最後卻出現了72個完全相同的版本,這是最早提及亞曆山大圖書館的一個故事了。

除了皇家圖書館之外,還有許多類似的圖書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薩拉皮雍圖書館,它是一座宏偉的寺廟,建於托勒密二世時期。隨後,羅馬皇帝,包括克羅蒂亞和哈德良,也在亞曆山大港修建了圖書館。

亞曆山大圖書館後來慘遭火災,因而被摧毀。2000多年前它到底是什麼模樣無人知曉,因為它連一個石塊實物也沒有留下,今人隻能從曆史文獻的零星記載中了解,而大量考古發掘似乎也無確鑿線索,隻知道亞曆山大圖書館創建當時大約是中國竹簡流行;老子、孔子等諸子百家思想開始流傳的年代。而在2002年於原址附近重新建立的新亞曆山大圖書館(Bibliotheca Alexandrina)則是地中海沿岸主要的圖書館及文化中心之一。它同時代表著對亞曆山大圖書館的紀念及振興學術文化的嚐試。

亞曆山大圖書館在鼎盛時期,僅圖書目錄就達120卷,絕大部分放置在總館宮廷內,小部分則存放在分館六翼天使神廟內,但僅分館之藏書也有四萬卷之多。館內收藏了當時地中海沿岸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的大批哲學、詩歌、文學、醫學、宗教、倫理和其他科學著述和孤本書。

圖書館內並有專門人員對所收藏書籍進行標記、分類、整理研究,以提高文獻資料的利用效率,並編製了初步的圖書分類法。當時學者認為該館的二項重要任務即在於編纂具有權威性的希臘文學書目,以及整理、校勘前代作家的著作成為標準的紙卷樣式,以大量的儲存。但有關圖書文獻收集、藏書規模、文獻整理、目錄分類等詳細情況,世人卻知甚少,一直是圖書館學者研究的焦點之一。

亞曆山大城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藏書豐富的亞曆山大圖書館迅速成為當時的科學、文化、哲學、藝術的知識寶庫與傳播站。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哲學家、思想家和藝術家紛紛來到這裏,進行研究、講學、著書立說和從事其他學術交流活動,使圖書館享有”世界上最好的學校”的美名,並在整個地中海世界傳播文明長達數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