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奔國難鄭成功就學 翦羽翼洪承疇誘降(3 / 3)

芝龍謝了恩起來。因是宮內賜宴,不十分拘禮,芝龍便向眾人閑談了一回。

酒席排了上來,隆武帝道:“今天諸卿放懷寬飲,不拘禮式吧。”眾人齊謝了恩,然後就座。芝龍因常例賜宴時都是他首席,再沒有別人加自己上的,因此照例走到首席去。不提防大學士黃道周也走了過來,大家都碰在一處,兩人都不好意思起來。道周忙道:“老兄請坐。”芝龍也道:“老先生請坐。”

道周道:“這原是老兄的座位,應該老兄坐的。”芝龍道:“豈敢,有老先生在,學生如何肯坐。”他口裏雖然這樣說,身子可不走開,因為他想道:“這原是我坐的,他雖然是大學士,但我已封公爵,難道還坐他下嗎?”道周也是這樣想道:“他雖然封為公爵,但我大學士的實官總比他大,難道他還敢坐在我上嗎?”他兩人心裏這樣一想,所以口裏雖讓,身子可不肯讓。

眾人看見如此,隻得出來勸解,因道周是皇上素來最敬重的人,而且實官也比芝龍大,隨即說道:“既然如此相讓,老先生就請坐了吧。國公就坐第二席,也是一樣。今天皇上原說過不拘禮節的,請隨便坐下吧!”芝龍聽了大怒,口裏卻隻得說道:“是的,原說是老先生過謙了。”說著走到第二席坐下,氣忿忿地看著酒杯。那道周卻隻說聲“占大”,便自坐下了。眾人也一齊坐下。隆武看了,雖然不悅,卻也不好袒護哪個,隻好隨他去罷了。當下芝龍不樂,飲了幾杯,托言腹痛,起身告辭,謝過了恩,便一直出去了。一路上忿忿不平,到得家裏,正在怒罵,隻見一個家人走了進來,手裏拿一張片。芝龍喝道:“做什麼?”家人也不敢答應,隻把片子呈上去。芝龍接來一看,寫著黃熙元三個字,不覺把氣平了一半,便問道:“他來了嗎?”家人答應道:“是。”芝龍道:“請他進來吧。”家人答應著出去。

原來黃熙元是芝龍從小的朋友,有十幾年不見了。當下走了進來時,芝龍忙迎了起來,大家見禮坐下,敘了十幾年的契闊。芝龍便邀他到自己書房中閑談,問起十餘年的所處,才曉得一向遊學各處。芝龍便問起北京此刻作何神氣,熙元連連搖頭道:“罷了,罷了,我勸你還是退老林泉好,此刻的做官不穩呢!”芝龍道:“如何?”熙元便把耳目所聞見的戰爭說了出來,清兵如何厲害,如何不可當,說得神出鬼入。芝龍本不曾和清兵交過仗的,先前隻道如何容易,及聽得如此一說,倒有點害怕起來,追悔不及。熙元又說道:“若你們如此還好,若我們這等人,真是死亡無日了。”芝龍道:“如何呢?”熙元道:“我們這等人,隨便逃到哪裏,清兵一到,當時便殺,你道還可活嗎?”芝龍道:“我們如何還好?”熙元道:“不是我取笑你,我實在看得多了,事到十分危急,降了便了。”芝龍道:“這倒沒有,我們也沒有這臉孔去投降。”熙元道:“有什麼要緊,此刻降的人已不少了,你明天把《國朝名臣言行錄》、《皇清尚友錄》、《國朝先正事略》各書翻開來看時,難道都是滿人?我看恐怕漢人還比滿人多呢!”芝龍笑道:“卻叫我哪裏去看這等書呢?”熙元笑道:“此刻雖沒有,後幾十年、幾百年,總一定有的,你到那時再看去吧。”說得芝龍也好笑了,隨即問道:“你看萬一不幸,我走哪條路好?”熙元道:“這隨你願意,伺候姓朱的死,願意伺候姓愛新覺羅的降,隻這兩條路罷了。但是我看你文武都不象個成事的樣子,遲早必敗,這兩條路走哪一條倒要先打算好了,省得臨時匆忙,死又不死,降又不降的。”說著,哈哈大笑了起來。誰曉得芝龍倒被這幾句話打動了心坎,想今天的事體,看去真的不象個成事的樣子,便垂頭歎道:“死降都罷了,隻怕不死不降,真是苦呢!”熙元笑道:“你欲死我不管你,你要降卻都包在我身上。”芝龍聽了,也不理會,便把別話打開了。

到得晚上,芝龍因他是幾十年的朋友,便留他在書房中和自己同宿,夜裏談天,便問道:“你日裏所說的要降時包你身上,這話怎麼講?”熙元笑道:“有什麼講,你要降,包我手裏罷了。你要降嗎?”芝龍忙道:“沒有,不過聽你話說得蹊蹺,道你有什麼門路罷了。”熙元道:“實對你說,我此刻閑著無事,也要想圖個出身。你若肯寫了一封投誠的信給我,再給我三千兩銀子,我就替你去打個門路,連我自己也叼叼光,你有意嗎?”芝龍聽了不做聲。熙元又道:“非是我勸你背主,其實此時無為了,你不可不早自打點,到臨頭追悔無及呢!語雲:識時務者謂之俊傑。你自己想著吧。”芝龍因被他幾句話一說,從頭一想,忽記起那年蔡善繼招安諭帖有雲“識時之士,擇勢而趨;識道之士,守死不變”幾句。因想:自己本是海盜出身,幸而識時擇勢,得了這個好處,難道此刻還去守死,自尋苦吃嗎?而且那諭帖又雲:識時者傑,守義者聖,二者雖不同要,皆不外乎明之為懷”等語,真是不錯,我們從海盜受了招安,已算識時之士了,此刻還哪裏能夠做什麼聖?我熟察時勢,真的還是歸順了好呢!想罷,遂點頭向熙元道:“我倒可以照辦,隻是你能肩此重任嗎?”熙元道:“話出在我口,我如何不能任?不能任時倒象我說大話,不然就是騙你三千兩銀了。”芝龍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寫好了投誠的信,交給熙元。到了次日,熙元要去,芝龍命抬了三千兩銀子出來,送與熙元,隻說是饋贐罷了。當下熙元告別芝龍,芝龍親自送了出來,叮囑再四,熙元竭力應承著走了。這裏芝龍回了轉來,便叫成功到了密室,把這事告之成功。成功一聽,頓足道:“不好,父親被騙了。”正是:舌端妙語人人信,皮裏春秋若個知。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