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移動第三紀元 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1 / 1)

移動第三紀元 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

專欄

作者:Jouko Ahvenainen

最近,我和一位美國的業務合作夥伴去了趟芬蘭。在上世紀90年代和新世紀的開始幾年,芬蘭和諾基亞還是移動領域的領導者。可是很不幸,他們的移動生態係統在那個時代開始崩潰瓦解。

盡管如此,芬蘭還有很多移動應用公司做得很不錯。比如接待我們的一位當地企業家,就強烈向我們推薦一個基於SMS的出租車服務。他說的時候很驕傲,因為他覺得這個服務實在是很高級。但是,我的美國小夥伴用他的信用卡付車費時卻遇到了麻煩,因為出租車上的付款終端連不上移動網絡——這種事竟然還發生了兩次。

這個小插曲讓我想到了移動網絡產生和發展的不同階段。

移動服務從誕生之日起,可以發展為3個紀元:一是移動通話和短信服務時代;二是基於移動互聯的瀏覽時代,這一時期媒體應用和內容都很重要;三是可以讓企業把移動互聯網應用在營銷和管理中的應用和平台時代。

雖然對移動網絡發展階段還可以有很多其他劃分,但我想這種劃分可以幫助不同企業去思考移動互聯帶來的影響和機會。

在第一個紀元裏,移動網絡絕對是運營商的淘金期。上世紀90年代有一種說法:移動通信頻率就是印鈔票的許可證。剛進入3G時代時,很多運營商依然認為,這個趨勢也必將持續下去。但是業務模式卻發生了改變,運營商賺錢變得辛苦起來。隨後,蘋果的iPhone又開啟了一個新的收入來源,而我們也因此進入了App、內容和應用商店的時代。

現在,我們正在進入第三個紀元,移動互聯網不僅可以用來閱讀,而是一種使用實際服務的方式。

現在,星巴克等很多場合,已經實現了移動支付,未來還會有更多服務是通過手機等終端設備來完成的,商業應用中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移動服務比如健康服務、用戶身份管理、支付,以及一些邏輯程序可以減少排隊時間,或者遠程業務處理等。

可能這些美好的點子你我已經聽過很多了,但實際上,部署這些服務卻進展得相當緩慢,因為這不光是寫個軟件程序然後分發出去,或者有了移動互聯網服務就行的。要實現徹底的移動服務,更重要的是,我們敢重新想象和實現一整套流程,當然,這也包括改善實體的服務和設備。

到現在為止,傳統互聯網市場仍然可以說是完全在矽穀的統治下發展,而移動應用開發業務則更加國際化。因此美國不少媒體都在報道和討論,後PC時代,美國是不是會丟掉它對軟件工業的掌控。他們還擔心在移動軟件市場的地位會被其他做得更好地公司搶走,比如這些芬蘭的APP開發公司。

不過,這些還隻看到移動互聯經濟價值的一種方式。現在,第三紀元正變得愈加重要——如何真正把移動互聯應用在基礎設施裏?如何讓移動互聯提高所有產業的效率,並對經濟產生真正積極的影響?

回到芬蘭出租車的故事。這提醒了我,僅有一些人能做出了不起的應用和軟件還不夠,第三紀元要真正實現,必須把移動互聯應用在很多傳統產業和服務裏,而現在麵臨的一個巨大挑戰就是把移動互聯網的概念“賣”給傳統產業和從事傳統業務的人。

有些公司也許對如何使用移動創造價值從來不感興趣,但未來,一定會有人搶走他們的生意。在第三紀元,國家、企業都會因此變得更有效率,對移動的掌握和使用是成功的必要條件。而現在,生意人需要做的,就認真考慮如何把移動引入到現有業務中去。

麥肯錫在最近發布的一份《破壞性技術》報告中預測,到2025年,移動互聯網將會創造3.7萬億~10.8萬億美元的巨大經濟效益。在所有改變世界的技術中,移動互聯網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