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家樓下的偉大衛國戰爭(1 / 1)

我家樓下的偉大衛國戰爭

專欄

作者:孫越

我住在莫斯科西北區,地址是英雄潘菲洛夫大街3號樓。房東說,我家樓下的這條街,通往沃洛科拉姆斯克。1941年11月,潘菲洛夫的近衛步兵第8師,曾走過這條大街,在沃洛科拉姆斯克,與逼近莫斯科的德國機械化部隊進行了殊死戰鬥,最終全師犧牲。這條街的盡頭,還有一座開放式墓園,裏麵牆上鐫刻著潘菲洛夫第8師陣亡官兵的名字,墓園中心擺放著一門小炮,據說潘菲洛夫用它擊毀過進攻莫斯科的德軍坦克。墓園中心,永恒的火焰熊熊燃燒。

我在大學讀書的時候,就聽過潘菲洛夫的故事,感動之餘,也曾想過一個問題,蘇德戰爭最初幾個月,德軍蠻拚的,他們的坦克險些一腳油門就開到紅場。麵對進逼莫斯科的德軍機械化部隊,蘇軍大本營是否亂過陣腳?但那時,別說教科書,就是權威凜凜的《蘇聯大百科》也隻輕描淡寫地講到西部和布良斯克方麵兩個方麵軍被德軍閃電戰擊垮,之後,突然筆鋒一轉,便開始大講潘菲洛夫師的英雄故事,很多史實就像被詭異的霧霾所吞噬。

在莫斯科,我曾多次在瓦連尼科夫大將的“俄羅斯英雄協會”做客,對很多二戰老將軍和士兵做過訪問,我聽到了這樣的故事:1941年10月,德軍開始對莫斯科方向進行鋪天蓋地的打擊,他們給自己的行動起名為“台風行動”。德國人在戰術上搞“兵不厭詐”,即正麵佯攻,實擊兩翼,專揀紅軍的軟肋打。從9月30日到10月6日,布良斯克方麵軍的3個軍陷入德軍重圍,被逼無奈的方麵軍司令員葉列緬科,拎著衝鋒槍,帶著他的警衛隊與戰士們一同作戰,最終身負重傷,僥幸逃生。

但參與領導防禦戰的科涅夫將軍和布瓊尼元帥了解斯大林,知道他聽了軍情會暴跳如雷,所以他們在彙報戰況的時候,就哄騙斯大林說莫斯科方向的局勢已經平穩。

此後,莫斯科方向的局勢進一步惡化,很快德軍便前進至距莫斯科僅有210公裏的維亞茲馬市。

最後,科涅夫和布瓊尼隻得去克裏姆林宮如實向斯大林報告戰場情況。斯大林聽罷,先是熱淚盈眶,然後捶胸頓足,指著他們的鼻子怒罵:“斯大林同誌不是賣國賊,斯大林同誌不是叛徒,斯大林同誌是襟懷坦白的共產黨員,他唯一的錯誤,就是太相信你們這幫騎兵了!”

斯大林那時根本沒有想到,至1941年10月12日,莫斯科防禦圈潰散的紅軍,正在被德軍殲滅,僅維亞茲馬和布良斯克兩地被俘的紅軍官兵就達69萬之眾,此外,紅軍還有巨大的軍事裝備損失。紅軍高層減員也極為嚴重。

斯大林罵歸罵,他在絕望的時刻還得起用騎兵,他想到了沙俄騎兵出身的朱可夫將軍。斯大林用專機連夜將其從列寧格勒接到克裏姆林宮,他跟朱可夫徹夜長談,臨別時他抓著朱可夫的手,懇求道:“朱可夫同誌,救救莫斯科,救救俄羅斯吧,求你了!”

我有幸在莫斯科的斯列堅科修道院出版社與朱可夫的女兒瑪利亞暢談。她告訴我,斯大林的懇求讓朱可夫決定一試。

朱可夫走馬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重組莫斯科防線。他先將那些未遭德軍包圍的部隊,投放在距離莫斯科92公裏的馬紮伊斯克城一線,再配以民兵軍團做輔助力量。朱可夫最早調集的莫斯科防禦部隊中,就包括潘菲洛夫將軍的近衛步兵第8師。

再說,蘇軍在戰爭初期遭遇重創,人們一股腦把責任推到斯大林頭上,這有點不客觀。畢竟戰爭初期,在前方打仗的不是斯大林,而是他所信任的葉列緬科、科涅夫、布瓊尼等人。但是,他們誰也沒有承擔蘇軍作戰失利的責任,後來蘇共中央組成調查委員會,調查失利原因,組長是伏羅希洛夫將軍(他也曾因為在西部戰場阻止德軍進攻不力而遭降職)。伏羅希洛夫很快就找到了替罪羊,他就是紅軍預備隊方麵軍第43軍軍長索邊尼科夫將軍,此人在莫斯科保衛戰中,曾率隊與占有絕對優勢的德軍血戰,成功突圍後轉入防禦。1941年10月16日,他被逮捕,罪名是指揮不當,臨陣脫逃。

科涅夫較為走運,朱可夫關鍵時刻救了他一把,安排他先後做過幾個方麵軍的司令員。至於紅軍老騎兵布瓊尼呢,莫斯科保衛戰初期失利後,其威信毀於一旦。此後,他淡出軍界,蘇聯農業部垂憐他,就讓他幹老本行負責養馬去了。

莫斯科保衛戰之初,蘇軍大本營多數成員是庸才草包,造成前方部隊被動挨打,死傷慘重,數十座城市淪陷,大量軍人被俘,要不是蘇聯解體,也許很多細節還被塵封,很多故事還見不得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