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春晚”的生意經(1 / 2)

“美國春晚”的生意經

文化

作者:畏德

每年開年後,全球電視廣告商們都會火力全開、大把燒錢,以達到節慶高潮點。

從電影界的最高獎項奧斯卡到音樂界的頂級盛事格萊美,從全英音樂大獎到日本的紅白歌會——每一場收視率爆棚的電視直播都是主辦方數錢數到手軟的商業保證。

不過上述這些廣告費平均每秒上萬美元的節目一到美國“超級碗”的麵前就得立馬認慫了:2月2日的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NFL)年度總決賽(俗稱“超級碗”)直播創下了美國電視史上的最高收視紀錄。尼爾森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天共有1億1440萬觀眾收看了“超級碗”的直播——這個數字幾乎是奧斯卡頒獎禮的2倍多,格萊美頒獎禮的3倍多。

隨著NFL國際化步伐的推進,今年“超級碗”在全球範圍內的總收視人數也輕鬆地突破了10億的大關。盡管這個數字與奧運會開幕式還有差距,但考慮到美式橄欖球這項運動本身的小眾性,NFL能做到這個水平實屬相當不易。

與此同時,“超級碗”還是全球商業價值最高的體育賽事。根據體育賽事從媒體、門票、讚助和授權商等方麵平均每比賽日獲得的收入進行比較,“超級碗”以4.64億美元品牌價值被《福布斯》評為“吸金能力”最強的體育比賽,而夏季奧運會的品牌價值是3.48億美元,足球世界杯更少,隻有1.6億美元。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第49屆“超級碗”中,30秒廣告的定價450萬美元(每秒約15萬美元),比2014年增長50萬美元。本年度最土豪的微軟公司一下子投了兩個時長為一分鍾的廣告,打折後還是得乖乖地向主辦方“上交”1600萬美元。

天後請“自帶幹糧”

對大多數不了解橄欖球運動的中國觀眾來說,社交網絡上刷屏的內容往往是那短短12分鍾的霸氣十足中場秀,而不是決賽兩隊間不停變動的比分。最顯而易見的例子便是“美國春晚”這樣一個戲稱——人家一場體育比賽和晚會又有半毛錢關係了?哦原來你看的隻是幾個小時直播裏的那12分鍾明星演出……

不管怎麼說,即使是中場秀也還是極有看頭的一部分——自從1967年首屆“超級碗”開賽以來,這一緩解比賽緊張氛圍的休息環節就越來越成為美國國民文化的一部分,每年在中場秀上的表演都一定會成為除比賽結果外為觀眾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今年初次登上中場秀舞台的美國流行天後、中國網民戲稱為“水果姐”的凱蒂·派瑞(Katy Perry)在12分鍾的時間內串燒了好幾首熱門單曲,將鯊魚、獅子等動物搬上舞台,華麗效果簡直讓人“亮瞎眼”。現場演唱功力一向不出彩的凱蒂·派瑞本次也是憋足了功力,又跳又唱地奉獻出了個人職業生涯中少有的完美現場演唱。

按理說為“超級碗”增色添彩的中場秀演員應該受到主辦方的前呼後擁並重金獎勵才對,而且以“水果姐”全球推特粉絲最多的地位再怎麼也應當收取一些出場費才是——如果這麼想當然的話你就大錯特錯了。“水果姐”本次的中場表演不但沒有收取一分錢的出場費,反而向主辦方“進貢”了一定的費用,其背後的商業邏輯就是“超級碗”比“水果姐”更紅,現在是流行天後抱“超級碗”大腿、而不是“超級碗”抱流行天後大腿的時代了。

實際上,在“超級碗”曆史上,演藝明星出場通常都是無法得到報酬的,主辦方能夠提供的最慷慨援助無非就是幫明星團隊們搭一下舞台或是提供點道具之類的。早在2012年“水果姐”的前輩、身價高很多的傳奇天後麥當娜(Madonna)主動請纓為中場秀免費表演時,體育谘詢公司Sportscorp Ltd的總裁加尼斯就預測稱免費表演時代或將終結,“老實說,要是有一天演員們開始出錢上NFL,我都不會覺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