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如此,有業內人士預期未來的迪拜樞紐將有機會和美國亞特蘭大以及中國北京一較高下,爭奪全球最繁忙航空樞紐的頭銜。
阿布紮比與多哈的追趕
與“鈔票從天而降”的迪拜相比,阿聯酋的首都阿布紮比以及卡塔爾的首都多哈在全球範圍內的知名度相對要小很多,但這絲毫不影響這兩地在航空業上緊追迪拜的步伐與暗藏的雄心。事實上,它們也有這個實力——在2009年迪拜傳出破產危機時,其“大哥”阿布紮比就被外界視為拯救迪拜的唯一救星,“迪拜時代已經過去,阿布紮比才是未來”的口號也因此成為阿拉伯世界內熱炒的地域經濟概念。
別的不說,作為迪拜崛起象征的世界第一高樓哈裏發塔實際上就是以阿布紮比酋長國的酋長哈裏發·紮耶德命名的——“迪拜塔”改名為哈裏發塔的背後是阿布紮比“本質土豪”的見證。
不過賣石油雖一時爽,但總歸有賣完的那一天,一遇到油價危機還不免會中幾槍。因而在目睹了上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同門小弟”迪拜及其阿聯酋航空的飛速崛起之後,更有資本涉足航空業的阿布紮比開始行動了。
2003年底才開始運營的、以阿布紮比為基地的阿提哈德航空公司在不到15年的時間內已經成為繼阿聯酋航空、卡塔爾航空後的海灣第三大航空公司,可謂“中東三雄”中發展最迅猛的一家。
單從機隊規模上來講,阿提哈德(102架)已經十分逼近排名第二的卡塔爾航空(129架),截至2014年底該公司已經確認的飛機訂單則已經超過了200架次,可見,阿提哈德航空“任性買飛機”的土豪手筆也是不容小覷。
多哈新國際機場占地29平方公裏,總投資超過155億美元,設計客運量可達5000萬人次(模擬效果圖)
在“中東三雄”中顯得較為勢單力薄的多哈及其樞紐航空公司卡塔爾航空近來則專注亞洲市場的發展,單就中國市場而言,卡塔爾航空公司可謂戰略最為激進的一個。目前,卡航已經開通北京、上海、廣州、香港、成都、重慶和杭州共計7個航點,成為最青睞中國市場的外國航空公司之一。與其相比,阿聯酋的兩家公司則顯得保守得多,其航點分別不超過5個,且都以一線城市為主。
實際上,多哈也是最有野心挑戰迪拜霸主地位的一個。自2006年成功舉辦史上最豪華的一屆亞運會後,多哈與迪拜爭奪中東地區經濟中心與交通樞紐的戰爭就沒有停止過,盡管目前多哈仍然處於弱勢,但前景相當樂觀,將於2022年在多哈舉行的足球世界杯就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去年年中才投用的多哈新國際機場占地29平方公裏,總投資超過155億美元,設計客運量可達5000萬人次。“這座銀白色的新建築就像波斯灣海灘卷起的一波海浪,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這座多哈新地標將成為全球首架空客A350型飛機的家——卡塔爾航空目前已經預定了79架該款飛機,計劃與阿提哈德航空的71架波音787型客機展開正麵交鋒。
“距離中國農曆新年尚有一段時間的1月初,多哈新國際機場的航站樓中心區就已經開始搭建喜迎羊年的布景了,古色古香的中國飛簷已經宣告了它的主題。”有中國的財經媒體稱多哈的航空業者們正想盡辦法吸引全球各地尤其是東亞地區的旅客經多哈中轉,飛抵全球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