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極盡奢華的七星級酒店到直插雲霄的哈裏發塔,從超級豪華的公共巴士到極度逆天的棕櫚島——阿聯酋的迪拜幾乎已經成為全球最紙醉金迷的城市。作為阿聯酋七個酋長國中發展最快的一個,迪拜現在已經成為整個中東地區的經濟、金融中心以及交通樞紐。
有意思的是,迪拜的成功在某種程度上並非拜石油資源所賜。自從1966年在阿聯酋發現石油以來,這個國家在經濟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人們可能會忽視該國石油資源分布極為不均衡的現實——迪拜本身算不上靠石油發家的土豪。
在整個阿聯酋的石油儲藏中,阿布紮比酋長國占了90%以上,而迪拜的石油儲藏量卻相當小。10多年來,迪拜的GDP總值成長230%,但其中的石油收入僅占6%。正因為如此,迪拜的曆任領導者看到了該地在石油儲藏上的短板,更由於石油開采業本身的不可持續性,迪拜從上世紀70年代起大力發展旅遊業與民航業,以迪拜國際機場和阿聯酋航空構成的強大聯合體使得迪拜的航空業在短短的30年時間內成長為中東航空體係中最強大的一環。
現在的阿聯酋航空有多豪?像買白菜一樣買飛機的大手筆可能是最直觀的印證。
阿聯酋航空的官網顯示,該公司目前運營著200多架飛機,而且全部都是雙通道、載客數量超過200人的寬體型客機,它們以迪拜為基地飛往全球超過142個目的地,同時又把全球各地的旅客接送到迪拜,再中轉到第三國的目的地。
在這200多架客機中,有54架是全球最大的空客A380巨無霸客機——但這隻是阿聯酋航空A380機隊中的一小部分,該公司目前向空客公司確認的A380訂單已經超過150架,如果它們全部到位,阿聯酋航空將會擁有超過200架的A380巨無霸,這些巨無霸的總運量可以達到10萬人次。
作為空客公司用來對抗波音747的新旗艦機型,A380雖然一下子把民航客機的總載客量提高到了500人以上的層次,但普遍被市場認為是“超前設計且無法盈利”的賠錢貨。事實上,包括馬來西亞航空(Malaysia Airlines)、澳洲航空(Qantas)在內的多家A380運營商都麵臨著相類似的虧損局麵。
以大中華地區唯一的A380運營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 Airlines)為例,該公司自2011年引入首架A380客機以來,一直在運營上飽受客流不足、油耗過大等困擾。雖然空客方麵宣稱A380的節能水準相當不俗,是“與一般家用轎車相當”的綠色型革命性機型,但不可忽視的是,上述節能效益的實現必須仰仗客座率的保證和票價的支持——對2014年總客流吞吐量僅5400萬且國際客流占比相對較小的南航樞紐廣州白雲機場而言,顯然有一定程度的超前性。
“A380投入市場之日,就是南航虧損之時。”國內媒體的公開報道顯示,南航因為A380運營不善帶來的虧損已經數以億計。
不過對既不缺人氣又不缺鈔票的阿聯酋航空而言,A380卻成為妥妥的吸金利器。因為有著足以喂飽巨無霸的強勁中轉客流,阿聯酋航空現在用這款飛機運營著從迪拜前往諸如中國北京、上海、香港,英國倫敦,法國巴黎,美國紐約、洛杉磯等同樣有著巨大吞吐量的國際航空樞紐——事實上,也唯有這些巨型樞紐間的大規模、高頻次客流能夠喂飽巨無霸般的A380。
在未來的數年時間內,阿聯酋航空公司將會有超過320架大型飛機投入運營,其總機隊規模將超過500架次,成為名副其實的“超級承運人”。不僅如此,迪拜政府著手打造的第二個國際航空樞紐、阿勒馬克圖姆國際機場的擴建工程也將於2015年正式開始動工,阿勒馬克圖姆國際機場先前是一個貨運機場,但這項投資達320億美元的擴建工程將使該機場成為占地達140平方公裏、遠期設計旅客吞吐量高達2億人次的客運國際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