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撰碑賜諡(1 / 2)

梁武帝聞達摩在魏國教化大行,已自悔悟,欲親灑宸韜,為達摩作去思碑。後因機務刻決不惶,遂停止其事。及聞達摩圓寂,亦欲與之撰碑,敘其南來始末,有誌未果。逮今接得魏主敘達摩蔥嶺遇宋雲書,大為驚駭,悔不能慧悟,闡明宗旨,徒為此有漏之因,有辜如來南渡之意,遂親筆撰碑,勒石以表其誠。又賜徽號曰:“敕封圓覺大法禪師。”魏帝又降詔,取遺履於少林寺供養,名其塔曰寶觀寶塔,門人慧可傳其法衣,稱其師為東土始祖。

撰碑詩:

立碑紀汝渡南勳,朕為禪師撰序文。有意屬孤孤莫識,西天歸去會無門。

賜諡詩:

衝齡慧辨已標奇,般若寅將道屬持。靈性通慧非執滯,諡稱圓覺大禪師。

武帝哭詩:

憶昔拳拳啟發予,愧予蒙昧莫潛孚。於今持履西天去,尚得慈容麵阿孤。

魏莊哭詩:

聞說高人得正傳,寡緣未得傳經筵。浮名宗信如來教,冷卻真禪開偽禪。

蕭昂哭詩:

我佛南來演正宗,獲瞻寶像效趨從。思聞圓寂西天去,孰為開迷覓正宗。

宋雲哭詩:

蔥嶺翩翩遇聖師,庸知圓寂歲三餘。煌煌寶像渾如昨,頃刻人天別兩途。

道副哭詩:

初將文學對師陳,道得皮膚尚未深。今日西天歸去也,孰為澄映萬川星。

尼總持詩:

道真厭飫已非粗,湛湛青天霧障虛。至味卻從師揭去,依然食肉一凡夫。

道育哭詩:

毅然卓立驗修為,達變從權未剖籬。再獲老師為冶化,甫能廣大盡精微。

慧可哭詩:

斷臂師前為格師,承將衣法付愚庸。肩挑重擔非容易,恐負傳燈屬望私。

見王哭詩:

不意慈悲出譜宗,為予懺悔禍災躬。渡南不返西天去,叔侄緣慳業落空。

宗勝哭詩:

誤入旁門賴覺迷,正宗揭示日披霾。亦趨亦步宗心印,詎意天遊不及依。

波羅提詩:

旁門陷溺已經年,恃得禪師為濟援。今日庶幾正宗脈,敢忘仁者意拳拳。

六宗哭詩:

我為先年失所依,紛紛淪溢小旁支。幸師濟我歸真覺,海闊天高佩德輝。

慧可祭師文:

維魏永安元年月日,弟子慧可、道副、道育、尼總持等,謹以庶饈齋果之儀,致祭東土始祖達摩圓覺禪師之柩前而言曰:嗚呼,天生精儲粹孕,瑞罩祥籠,異香馥鬱襲人,神光燁耀滿室。先祖正印,屬彼承之;後裔法衣,屬彼襲之;旁門偽學,屬披辟之。在南印,則南印眾濟;在東土,則東土化彌。彼蒼卓見於此,故發祥於西域,令彼由家以及國。多羅早見於此,故傳燈於南印,由親以及?。寶珠辨而二兄讓智,六宗辟而萬眾皈依。異見王輕毀如來,則為之懺釋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