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EAP並不會因為挫折而夭折,由於存在潛在的巨大市場,新的EAP模式必將出現。
近年來,國內的心理學專家們逐漸接觸和了解了EAP,他們開始努力嚐試著尋找一條適合於中國本土企業的EAP道路。由於文化背景、員工的觀念或意識等方麵的差異,向本地員工提供EAP服務的內容和方式需要進行必要的調整,由本地專業人員提供相關的服務會更受歡迎。因此,本地的EAP服務機構也相繼出現。值得關注的是,國內的高等院校、研究單位也開始逐漸關注相關的學術研究支持,相關的EAP行業協會、研究組織也成立起來。
除了與國際EAP組織保持聯係之外,2003年10月23日在上海舉行了首屆中國EAP年會,2004年8月12日又在北京舉行了第二屆EAP年會,並正式成立了中國健康型組織協會,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和中國勞動學會也正在商議將“員工援助和組織健康”學會作為其下屬分會組織。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正在審定EAP員工援助師這一新職業,以便推進我國企事業的EAP服務模式,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目前,中國EAP供應商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外資及合資的EAP企業。這類企業能直接複製國外EAP的服務經驗,實施規範的EAP服務,照搬國外成熟的EAP服務模式,有良好的教練督導資源。其缺點是不太適應中國的國情,其本土化過程漫長而艱巨。
(2)本土EAP企業。這類企業土生土長,了解中國國情,貼近中國企業心理服務需求現狀。其缺點是缺乏係統的EAP服務理念、服務模式、服務質量監控係統,摸索中前進,難以避免犯錯誤、走彎路。
(3)管理顧問公司轉型EAP公司。這類企業有豐富的企業服務經驗、顧問經驗和培訓經驗,非常了解中國企業的需求市場。其缺點是有很多管理顧問公司是非專業EAP公司,心理學專業知識、技能缺乏,不能開展標準的EAP服務。
(4)心理谘詢公司轉型EAP公司。其優點是有非常豐富的心理谘詢服務經驗,十分擅長一對一心理服務。EAP服務不僅包含個體服務,還包含為組織提供谘詢服務的功能,這類企業缺少的正是企業服務經驗,更缺少為一個組織提供係統服務的經驗。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工作壓力、人因失效、網絡成癮、社會老齡化、文化多樣性和危機事件等一些新的問題又不斷湧現出來。一方麵,EAP服務在中國還需要更廣泛的推廣;另一方麵,其服務內容還需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進行更新和完善。這對於EAP工作者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還需要更多專家和相關人士的努力探索和開拓。參考國外案例可以發現,工會的參與、企業管理者的了解和支持以及工作人員的極度熱情,在EAP項目的推動過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時,政府機構給予相應的支持,也會推動EAP的發展。
總之,EAP在中國的發展,需要更多專業人士的參與,需要更多的理論研究和相關實踐。EAP在中國的發展道路仍將是一個漫長和艱難的過程。
§§第二章 EAP與企業幸福力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