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使人們麵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過度的緊張和焦慮會影響到員工的工作效率,進而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益。作為解決職業心理健康問題的最佳方案,EAP在西方發達國家取得了很好的發展。據了解,90%以上的《財富》500強企業為員工提供EAP服務。但由於受國情和民族性格等的影響,EAP在我國仍處於起步階段。但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未來5~10年,EAP在中國必然會有一個飛速的發展。
本章從認知的角度向讀者簡要闡述EAP研究的背景、概念、發展曆程以及EAP在世界各地的發展現狀,在此基礎上反觀中國EAP的現狀和未來走向。
中國的經濟正處於高速發展的時代,這個時代對個人發展及其在社會中的競爭力和適應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從而使得個人在社會發展中麵臨著更大的壓力,這一切將促使企業對管理者和員工心理健康的關注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麵。對EAP發展背景的研究,將使我們更好地理解EAP對員工個人發展、對企業、對社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轉型期的中國企業麵臨更大壓力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技的迅速發展,國與國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整個社會的節奏加快,使人們的身體、心理正在過度透支,進而誘發身心疾病,導致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忠誠度下降,最終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益,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負麵因素。
據美國研究機構顯示,每年因員工壓力問題給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了500家大公司稅後利潤的5倍——高達3050億美元。員工的職業壓力與心理健康以及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壓力、情緒和心理問題已經成為21世紀企業管理需要迫切解決的課題之一。
當今的中國正處於高速發展的轉型時期,它對中國傳統社會結構造成了猛烈的衝擊,社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分化。可以說,舊的價值觀念和規範體係正在逐漸支離破碎,而新的價值觀念和規範體係卻沒有形成。各種無序和失範狀態,使人們陷入信仰的混亂、情感的困惑和精神的焦慮之中,從而形成價值真空、規範喪失等無序現象,社會成員無法建立自己的生活目標和行為準則,社會也喪失了對人的約束功能。
社會轉型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在物質上越來越富足,但是,在精神上、心理上,我們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新挑戰。在太平盛世的繁榮景象背後,各種社會矛盾、衝突正在積累、孕育:經濟總量在不斷增長,但貧富差距卻在逐漸拉大;家庭教育充分溺愛,而企業管理卻冰冷無情;少數個人成功很光鮮,大多數人卻在貧困線上掙紮;等等。這些都成為矛盾不斷激化的因素。
這些問題反映在企業上,就是企業的管理者和普通員工都處於並不幸福的亞健康狀態,衣著光鮮的白領背後,卻是疲憊不堪的焦灼。同時,隨著更多80後、90後成為新一代勞動群體,他們是有知識、較自我的一代,同時又更加的脆弱,麵對著社會變革帶給他們的壓力和衝擊,其心理健康令人擔憂。由“39健康網”發起的“2010年中國網民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針對40萬網民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高達81.6%的被調查者幸福感缺失,而幸福感缺失的最大原因來自於工作和職場發展產生的壓力。據中國企業家調查係統的分析報告指出,2005~2010年,超過八成的中國企業家認為自己承受著很大或較大的壓力,幸福感正在逐年下降。
EAP是緩解企業和員工壓力的製勝法寶
由於我國相當數量的企業依然處於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因此相比企業的利益和發展,員工個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幸福度並不那麼重要,致力於解決員工心理問題的EAP在中國的發展也就滯後很多。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認識到,一個心情不好或心理不健康的員工是很難做好工作的,企業員工的壓力、情緒等心理問題必然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因此,放任員工的心理問題不管,以節約成本的方式並不可取,從長遠的角度考慮,投入一定的財力推廣EAP,對於企業的發展是得大於失的。因為員工的心理問題、家庭矛盾看似是員工的私事,卻往往會影響到工作,影響到團隊的氛圍和組織的凝聚力。如果一個團隊中有幾個消極怠工的人,那麼就會發生“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的情況,團隊的工作效率、凝聚力都會下降,企業也就會花費更多的時間、金錢在招聘、培訓新員工上。
EAP是促進員工身心健康和企業生產績效的製勝法寶,企業通過應用EAP,能夠起到“穩定軍心”、“精神按摩”的功效,還能得到“財務外收益”:通過幫助員工緩解工作壓力、增強自信心,增進個人身心健康、優化人際關係,消除不良嗜好等,使員工人力資源得以更充分的利用,從而降低企業缺勤率和離職率,節省新員工招聘培訓成本,提高員工士氣和滿意度,提升企業文化建設和公眾形象建設,提高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