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況
我們的課程實施,不僅注意聯係當前的生產、群運等實際活動和切近的客觀事物;並且注意聯係學生過去的實際經驗,和將來在生產勞動、革命鬥爭中的實際應用。
我們的課程實施,一方麵有經常性的生產勞動、社會活動、衛生活動、文娛活動、切近的事物、學生的實際經驗,和經常性的文化學習相配合聯結,針對著將來在生產勞動、革命鬥爭中的實際應用,構成具體的課程實施計劃和進行規律。同時隨著環境變化,實際生活需要,教學活動的發展,課程實施計劃也不斷向前發展,隨時增進課程內容,組成新的學習活動。
我們的課程實施,一方麵給教師充分的教學時間,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同時給學生充分自學時間,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動積極的進行學習。
在一般情況下,我們課程的科目、時間分配。
可以了解我們的課程有哪些科目,時間是怎樣分配的;至於為什麼要這些科目?時間為什麼這樣分配?怎樣運用?還需要加以說明:
一、實際是課程的基礎:因為我們的孩子是脫離生產,離開家庭的,所以要經常指引他們參加生產勞動,社會活動,衛生活動,文娛活動等實際工作,文化課程經常注意與這些實際工作相聯係。除此以外並聯係現實的切近的生產建設、群眾運動,抗日戰爭中的實際事物,以及孩子們已有的實際經驗,將來參加生產勞動、革命鬥爭的實際應用,把文化課程生根在實際基礎上。
二、語文課:一二三年級(初小)語文課包括讀書、常識、說話,四五年級(高級)包括讀書和說話。平常國語課教學容易偏於讀書,忽視說話,實際說話是表達思想最常用的工具,對於思想鍛煉,讀書作文都有關係,雖然人人在生活中都能學會說話,但是要會做報告、講演、開會發表意見,就需要經過教育,過去奴隸主、封建地主等,在教育上都很看重“語言”、“修辭”、“辯論”,學得能講善吹,去奪取統治權力,欺騙勞動人民;舊知識份子,學會“誇誇其談”去嚇唬工農群眾;現在我們需要反過來教育勞動人民和他們的兒女有足夠的講話能力,去揭穿反動的統治階級陰謀詭計,駁倒一切假道理,把自己真實樸素的思想感情充分表達出來。我們除和讀書教學配合培養孩子的說話能力以外,同時教孩子們講故事、談問題、做報告、討論發言、講演、辯論等。
三、寫字課:一年級開始學寫字,用鉛筆、石筆、沙盤木筆等硬筆練習,二年級學用毛筆。二三年級寫字時間逐漸增多,教學也要加強。經過三年寫字教學,學生懂得一般寫字法則,中字、小字也寫得端正清楚,打下初步的基礎。四年級以後沒有寫字課,完全讓學生在作文、筆記、記錄、寫報告等實際應用中學習。教員指導他認真抄寫,除了要求端正清楚以外,並練習寫得迅速,及格式行間的排列適當等。
四、作文課:一年級就開始學習作文,作文和語文課的讀書說話放在一起,生活中的簡單事情,自己簡單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用語言說出來,再用自己所學會的文字寫出來。字彙不夠,詞不達意,教員就幫他們添補上去;添補的新字新詞,又可以作為讀書教材。一個題材先用語言說出來加以組織修整,再用筆寫成文字,對於初學作文的小孩子效果很好,所以我們把讀書作文說話配合在一起教學。二年級除去語文課裏配合教學以外,再增加一次作文練習。三年級以上每周有兩次作文,一次是四十分鍾,選取簡明易寫題材,不起草稿練習“速寫”;一次是七十分鍾至八十分鍾,選取較豐富複雜題材,可以起草稿、翻書參考、反複修改,練習“精作”。作文題目不論教師出題或學生自擬,都是選取學生實際活動中的生動活潑的事實或問題為內容。作文次數可以看學生實際生活充實豐富或平凡單調酌量增減,不為一般規定所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