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命運女神站在東漢王權這一邊。
是夜,大風驟起。
皇甫嵩命令將士紮好火把登上城牆,先派出精銳潛出城外,悄悄的混入黃巾大營,縱火大呼,然後城上點燃火把,與城外相互呼應。皇甫嵩借此聲勢,鳴鼓而出。黃巾軍缺乏戰鬥經驗,驚慌散亂,被迫後撤。
黃巾聲勢再大,本質還是一群沒有經過訓練農民,僅僅一場大火就輕易的被擊潰。可憐,可泣。
麵對匆忙後撤的黃巾軍,勝券在握的皇甫嵩當然不會浪費著前所未有的好機會。
打不過了就想跑?哪有這麼好的事!
高舉火把的皇甫嵩大手一揮,全軍追擊!不要放走一個黃巾!
慌亂逃跑的黃巾軍不會知道,更大的危險還在後麵。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本來就已潰不成軍的黃巾波才部在潰逃途中又碰上了奉命前來解圍的騎都尉曹操部。
好嘛,這下好看了。
皇甫嵩,曹操,朱儁三人合兵為一處,乘勝一路追擊。途中也有不甘失敗的黃巾軍奮起頑強的反抗,怎可惜大勢已去,最後的結果是數萬人慘遭屠殺。
經此一役,皇甫嵩之名響徹東漢,受封為都鄉侯。
接著,皇甫嵩又和朱儁一起乘勝鎮壓汝南、陳國地區的黃巾軍,並繼續追擊波才餘部,進攻黃巾渠帥彭脫,並在西華成功將其擊殺,餘部,餘軍想逃到宛城,但孫堅登城先入,眾人蟻附般推進,大破敵軍,成功討平豫州一帶的黃巾軍。
八月,皇甫嵩率部在蒼亭擊敗黃巾卜已部,捕獲卜已,屠殺跟隨著卜已的黃巾軍七千多人。
此刻的皇甫嵩正如一個不知疲倦的機器,帶領漢軍四處征討作亂的黃巾。在皇甫嵩的屠刀之下,無數黃巾聞皇甫而色變,不少脫產參加黃巾的農民悄悄的解下纏在自己額頭上的黃巾返回家鄉。
天下為之一清,後世百姓有歌曰:天下大亂兮市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賴得皇甫兮複安居。
~~~
我做的究竟是對?還是錯?
已經在剿滅黃巾中打響名聲,獲得朝廷封賞的皇甫嵩望著窗外的明月,往日智珠在握,殺伐果斷的他此刻陷入深深的迷茫之中。
我的雙手沾滿鮮血,他們雖然是黃巾,雖然是叛賊,但他們同樣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他們也有老婆,也有孩子,也有父母,我知道殺了他之後,他的家人也隻有死路一條。我明知道這些,但我還是做了。
我知道他們參加黃巾也是迫不得已,可能是因為承擔不住朝廷的苛捐雜稅,可能是受不了地方豪族的欺壓,也可能是擔心被那些無良官兵偷偷砍了腦袋冒領軍功,甚至有些人根本是被黃巾裹挾而來的。這些我都知道,但我還是把他們全殺了。
這是他們的命,死在我的手中。這也是我的命,盡管我一點都不想拿起屠刀!
或許在某些人眼裏,我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或許在某些人眼裏,我是一個挽大廈於將傾的能臣;或許在某些人眼裏,我是一個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一代軍神。
但我知道,我現在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軍人。
很多事我不想做,但我不得不做。因為這就是我的職責。
假如有在殺與不殺之間重新選擇的機會,我還是揮下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