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劉備的優勢與金錢的力量(2 / 2)

那麼他發展的啟動資金是哪裏來的?不可能是劉元起,說到底他隻是個稍有家資的鄉紳,就算是他有這個心思也沒有那個實力。

在劉備經濟窘迫的時候,有兩個人出現了。中山國的大富商,張世平,蘇雙,據傳這兩個人是非常有錢的,家裏有千金,做的生意也比較大。販馬,這門生意在當時可是日進鬥金的行當。打仗需要兵馬,這兵還好說,有的是混不下去的破產農民,實在不行抓壯丁也行。可是這馬,中原地區並沒有多少,大部分還是要靠商人從北方草原帶來,烽煙四起的東漢末年成了馬販子的春天。

劉備,張世平,蘇雙,三個人正襟危坐,場麵跟現在的創業者拉風投差不多。

二位土豪,我有一個能掙大錢的好生意,要是這這個買賣能做成,保你醫生的榮華富貴!就是現在我差點本錢,希望。。

小兄弟,你這可不是談生意的架勢,想要投資,你得先告訴我們你要幹什麼吧?哥哥們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起兵,匡扶漢室。

呃!果然是大生意,隻不過你有什麼本事敢誇下這樣的海口?

我是大漢皇室血脈,師出名門,長得好,有威信,周圍的英雄豪傑都來投奔我,手底下有百八十號不怕死的兄弟。

行,這筆生意我們哥兩個幹了。你幹你的事業去吧,別擔心沒錢。以後闖出名堂別忘了我倆的支持就行。

對了,我們馬多,你要點不?

就這樣,雙方一拍即合,張蘇兒兄弟出錢出東西,劉備拉人做事。劉備有了啟動資金,張蘇擁有了一個前景巨大的生意。

大家都很開心。

大家可能覺得有點不切實際,為什麼張世平,蘇雙兩位大土豪這麼簡單就被劉備說動了,還沒撈到一點好處就出錢出東西的資助劉備。是因為這兩個人智商不高,意誌不堅定?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兩位大土豪能在混亂的時局中立足並且聚起諾大的財富,又豈是易與之輩?

說起這裏麵的緣由,很簡單隻有一個字,“權”。

商人再有錢也隻是一介白身,做的生意越大,越容易引來大勢力的覬覦。舉個有名的例子,明朝首富沈萬三,那可真是家財萬貫,富可敵國。最特別的是這個沈萬三是一個有善心的人,不時地拿出錢財接濟窮人,甚至自己掏腰包為朝廷捐了一道城牆。可後來怎樣了?還不是被朱元璋滅門抄家了!罪名:圖謀不軌(你錢太多了,比我這當皇帝的還有錢!)。

麵對刀兵,商人又能怎樣?運氣好的,乖乖的把錢交出來還能保住一條小命。運氣不好的,嘿嘿,抄家滅族。

為了保住自己的財產不被侵害,古代的財團形成了一個傳統,利用金錢幹涉政治!

財團們向那些有能力,有野心,有前途,想在仕途上發展但還沒有走上高位的人不計血本的投資,等以後他們封侯拜相,甚至是改朝換代之後,不僅不用擔心自己再受到威脅,而且還能獲得巨大的利益。

這就是所謂的“財團政治”。

在三國中得到財團資助的不是隻有劉備,曹操當初在逃亡老家之時受到了大富豪衛弘的資助,他才有實力豎起“忠義”大旗,召集義兵,聯係各方勢力,這才有了名動一時的“十八路諸侯打董卓”。

金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