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己變”應萬變
我們要獲得成功,就得首先去認識事物的性質和特點,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改變自己的思路和行為方式。隻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順應事物變化的同時,駕馭變化,走向成功。
現在的社會,一切都瞬息萬變。要順勢而變,順時而變,不學會去變,或沒有能力去變,絕不可能有生存的空間。
不斷改變自己,改變公司,是這個時代的兩大挑戰。員工一定要改變自己。你必須學習新技能,使自己更稱職,並跟上快速發展的時代。
動物學家們在做青蛙與蜥蜴的比較實驗時發現:青蛙在捕食時,四平八穩、目不斜視、呆若木雞,直到有小蟲子自動飛到它的嘴邊時,才猛地伸出舌頭,粘住飛蟲吃下去。之後,它又開始那目不斜視的等待。看得出來,青蛙是在“等飯吃”。而蜥蜴則完全不同,它們整天奔忙在私人住宅區、老式辦公樓、蓄水池邊等地方,四處遊蕩搜尋獵物。一旦發現目標,它們就會狂奔猛追,直到吃到嘴裏為止。吃完後,它們在稍作休息,喝口水後,就整裝待發,又去“找飯吃”了。
我們不妨將青蛙與蜥蜴的捕食方法當做兩種不同的處世風格。青蛙的捕食方法也有可能會吃飽,但它對環境的依賴性過高,不能對隨時變化的環境做出迅速的反應,池塘一旦幹涸了,青蛙也就消失了;而蜥蜴的方法卻很靈活,它們能夠快速適應變化了的環境,所以,即使這一片池塘幹涸了,蜥蜴仍能夠活躍在另外一個池塘邊。
作為一個生活在快節奏社會中的現代人,你可以不去嚐試新機會,你也可以不讓自己受苦受累,你更可以不用掌握新技能,但你也會同時失去好運氣、好身體和讓人羨慕的生存能力。就像那坐地等食的青蛙,一旦池塘幹涸了,就隻能被淘汰。
曾有一位哲人說過:“如果你不能阻止環境的變化,那麼就改變自己,去適應它吧。”
改變了自己,相當於為自己提供了更多的生存機會,為職場發展掃除了諸多障礙,為事業的成功增添了砝碼。
1930年,日本初秋的一天清晨,一個隻有1.45米的矮個子青年從公園的長凳上爬了起來,徒步去上班,他因為拖欠房租,已經在公園的長凳上睡了兩個多月了。他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推銷員,雖然工作勤奮,但收入少得甚至租不起房子,每天還要看盡人們的臉色。
一天,年輕人來到一家寺廟向住持介紹投保的好處。老和尚很有耐心地聽他把話講完,然後平靜地說:“聽完你的介紹之後,絲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願。人與人之間,像這樣相對而坐的時候,一定要具備一種強烈吸引對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將來就不會有什麼前途可言……”
從寺廟裏出來,年輕人一路思索著老和尚的話,若有所悟。接下來,他組織了專門針對自己的“批評會”,請同事或客戶吃飯,目的是請他們指出自己的缺點。
“你的個性太急躁了,常常沉不住氣……”
“你有些自以為是,往往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你麵對的是形形色色的人,必須要有豐富的知識,所以必須加強進修,以便能很快與客戶找到共同的話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年輕人把這些可貴的逆耳忠言一一記錄下來。每一次“批評會”後,他都有被剝了一層皮的感覺。通過一次次的“批評會”,他把自己身上那一層又一層的劣根性一點點剝落。
與此同時,他總結出了含義不同的39種笑容,並一一列出各種笑容要表達的心情與意義,然後再對著鏡子反複練習。
年輕人開始像一條成長的蠶,隨著時光的流逝悄悄地蛻變著。這是何等的膽量;隨後,按照自己擬定的計劃使企業走出困境,這又是何等的大智慧。這些,在楊少鋒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2002年秋季,在中國移動的強力阻擊下,中國聯通CDMA的銷售在全國範圍內陷入了曆史性低穀。從5月份進入福州市場到11月份,CDMA銷量才達2萬多用戶,其中數千部還是靠員工擔保送給親朋好友的。
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這個成績實在是拿不出手。聯通本來是委托全球著名的一家專業谘詢策劃公司做的策劃方案,但是根據這一方案在近一年內投進去的大量廣告費都未起作用。
當時楊少鋒所在的廣告公司正在為福州聯通做策劃方案。當楊少鋒看過那家全球著名策劃公司的方案後,得出了四個字——“不切實際”。
被他評述為“不切實際\"的公司成立於20世紀20年代,在全世界擁有70多家分支機構,是被美國《財富》雜誌譽為“世界上最著名、最嚴守秘密、最有聲望、最富有成效、最值得信賴和最令人仰慕的”企業谘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