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大凡紈絝子弟都有一項能力比較突出,那就是造謠生事。
“皇上,臣有要事啟奏。”
“什麼事?”
“皇上可知一件事情,先朝老將多與燕王有不小的交情。”
“不錯,先皇打天下的時候,燕王也是一名能征慣戰的勇將,所以多數將領都跟他很熟。怎麼了?”
“皇上,耿炳文也是先朝的老將。”
“你這麼說是什麼意思?”
“皇上,臣的意思是說:耿炳文通敵啊!”
“胡說,耿將軍深受皇恩,忠心耿耿,不可能通敵。”建文帝聽了非常不高興。
“皇上,臣手上有耿炳文通敵的證據。”
“什麼證據,承上來給朕看看。”
建文帝看了信之後,轉身問方孝孺:“你覺得這有可能是真的嗎?”
“皇上,臣敢以全家性命帶保,絕對沒有這種可能。”方孝孺是非有把握的說。
“可是朕認識耿將軍的字跡,這封通敵的信的確是耿將軍的筆跡。”
“皇上,其實臣也不相信耿將軍會通敵,但是這兩封信是微臣一個信心送來的,絕對可靠。依微臣之見,此事恐怕也是空穴來風,不如皇上先招耿將軍入宮,如果耿將軍肯來,那就說明耿將軍是清白的;如果耿將軍心中有鬼,就一定怕見到皇上,他要是不肯回來,就把他抓回來。”
“好,就這麼辦,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處理了。”果然不出紫鳳的所料,建文帝又一次把任務交給了李景隆。
李景隆接到任務以後簡直就是心花怒放:“耿炳文手下有十三萬大軍,全是我的了,別說打贏朱棣,就是踩也踩死他。”
李景隆回答府中,二話沒說,直接帶著聖旨和紫鳳,就去找耿炳文的晦氣去了。
不過李景隆運氣並沒有他想想的好,他花了十來天的時間,剛到濟南,就聽說耿炳文已經被朱棣打敗了,現在困守真定。
“紫鳳,你說我們要不要帶著濟南的兵去救耿炳文?”李景隆問道
“當然不能救,要是救了他你是要被殺頭的。”
“啊?”李景隆倒吸了口涼氣,“我去救他怎麼還要殺我的頭?”他想不明白。
“耿炳文跟朱棣打成這樣,皇上一看就知道耿炳文沒有私通朱棣,你告耿炳文通敵已經成了誣告,誣告朝廷命官,還是出征的大將軍,你說你要不要被殺頭?”
“這……”李景隆沒話了。
“我們呢,就在這裏守著,向皇上要援軍。援軍來之前這段時間,如果耿炳文戰死了就最好不過了,如果耿炳文跑來濟南了,那我們就拿下他,向皇上請功。”
“請什麼功?我們要回京城?”李景隆越聽越糊塗。
“十三萬大軍都被耿炳文敗光了,他當然要受罰了,我們回京城以來是押他回去,而來時要向皇上要兵的,兵被耿炳文敗光了,我們沒兵怎麼打仗啊?”
“哦……哈哈……有道理,紫鳳,你真是我的女諸葛。”
可是紫鳳心裏卻有點不是滋味:這麼下去,李景隆這個三軍統帥是當上了,但是他怎麼可能是王爺的對手呢?也許他會死在亂軍之中吧。紫鳳想到李景隆可能會死,心裏不知道怎麼的抽抽的,自從李景隆把自己從棲鳳閣接回家,對自己的百依百順,照顧的好的不得了。紫鳳從小就在天馬鏢局受到嚴格的訓練,從來沒有人對自己這麼好過,紫鳳一個十幾歲的小丫頭,心裏漸漸的已經對李景隆產生了隱隱約約得感情,但是紫鳳自己都不知道。
就在李景隆成天巴望著耿炳文在真定戰死的時候,真定傳來消息,耿炳文在真定把朱棣打敗了。這並不難想象,如果朱棣手下的將軍耿炳文當年的風采,他們可能會把腸子悔青了。早在朱元璋與陳友諒交戰的時候,張士誠想乘朱元璋跟陳友諒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從後麵插朱元璋一刀。當時就是耿炳文領著八千士兵堅守長興,硬是把張士誠的十二萬大軍擋了三個多月,一直到朱元璋打敗了陳友諒回軍,張士誠才不得不撤走。現在耿炳文在真定有萬餘軍隊,朱棣據對不過不到四萬人,這樣的防禦戰,耿炳文輕鬆就取得了勝利,他給朱棣狠狠的上了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