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動年輕一族,並不是簡單地說你的車“如何潮”、“如何炫”這麼簡單,年輕人更在乎你表現出來的價值觀是否和他或者她一致。
2013年,“青春”這個詞再次被點燃,從《致青春》到《中國合夥人》,一股關於青春緬懷的浪潮席卷70後和80後,而《小時代》的熱映則再次讓90後成為焦點,這個時候的90後已經開始走向職業舞台。
很多擁有悠久曆史的汽車品牌,今天還能不能繼續成為年輕人那道菜?成為這幾年所有車企都在關注的,或改變產品,或改變品牌定位,或改變溝通方式,從豪華車到經濟型轎車,都在經曆一場年輕派運動。
然而,如何打動這些不固守傳統的年輕人?“高大上”的品牌訴求顯然不奏效,“端莊”更讓年輕人嗤之以鼻,年輕人要的是“靠譜”、“懂我”、“自我”、“奔放”。
例如上海通用麵向80後打造的SUV昂科拉,就開展了一場徹底的年輕化營銷,從2012年底持續到2013年的主題為“年輕,就去SUV”的營銷運動,讓80後們感到,這款車就是為他們而設計。具體而言,其訴求中的“計劃聚餐,結果突然要加班;計劃出遊,結果碰上台風天;計劃未來,結果她決定和你分手;沒有比計劃更不靠譜的東西,也沒人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想到什麼,就去做咯!我要一個能到處跑的家,開始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我1981……”等類似語言和場景,讓80後感覺這就是自己的話語。
今天,很多車企或者產品都宣稱以年輕人為消費主體,但是,汽車企業是不是真的敢於直擊年輕人的內心深處,洞察年輕人的需求,激發他們的情感共鳴,卻是一個問題。
有時候,拋掉什麼百年品牌的光環,真正地走進年輕人的生活,比什麼高大上的方式都管用。觸動年輕一族,並不是簡單地說你的車“如何潮”、“如何炫”這麼簡單,年輕人更在乎你表現出來的價值觀是否和他或者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