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2 / 3)

兩人見榻上女子的氣度不一般,便猜著眼前這位正是老夫人心心念念的外孫女,當朝齊王正妃林則寧,於是趕緊跪下磕頭:“給王妃問安!”

林則寧忙讓綠柳、喚月將兩人扶起,並叫人搬凳子來給兩人坐,兩人再三道謝後,方才斜簽著身子坐下。

林則寧先是問外祖母、舅舅、舅母等長輩安康,然後才問到懷安郡主。

兩個管事娘子臉上笑開了花,連聲回道:“少夫人三月初七晌午生下了孫少爺,母子平安!”

“這可真是個大喜事!”林則寧也十分高興,懷安郡主生下的是王府第四代的第一個孩子,如果不出意外,也將會是王府未來的繼承人,“想必外祖母和舅舅、舅母、表哥都高興極了。”

“都高興都高興!”其中一個管事娘子笑道,“孫少爺出生的時候重五斤一兩,旱了兩個多月的天突然下了場雨,隻在雲州城,旁的州縣可是一個雨點也沒落下,大家都說孫少爺是個福澤深厚的,原本洗三宴是要大辦的,隻是老夫人不讓張揚,隻請了交好的人家,也擺了二十來桌呢,夫人還賞闔府下人三個月月錢。”

林則寧含笑聽著,突然想到懷安生產的日子不對,下意識的問道:“我記得懷安……表嫂的預產期是在三月末,怎麼提前了這麼多天?”問完之後才意識到這是王家內宅私事,即使與懷安郡主交好,她也該避諱著些的。

正想著拿別的話岔開話題,那兩個管事娘子卻互相看了一眼,收起笑容詳細說起了懷安早產的緣由。

懷安早產是因為在花園裏跌了一跤,而跌倒的原因是鵝卵石路麵上被潑了油,花園的路上怎麼會有油?府裏的主子們震怒,一邊擔心著早產的懷安郡主,一邊嚴查,最後查到新進的姨娘身邊的丫鬟身上,丫鬟說是不小心撒了燈油,因為沒有證據證明是那姨娘指使,最後隻得將丫鬟杖斃、姨娘禁足抄經了事。

其中一個管事娘子道:“老夫人知道王妃與少夫人親厚,因此叫奴婢們不要隱瞞事情的經過,並且讓王妃放心,那姨娘是同知家的庶女,一時半刻不能將她隨意打發了,但是已經叫人盯牢了,保證不會叫少夫人白受這一回委屈。”

林則寧想起去年府裏幾個女人爭來鬥去的日子,對懷安郡主的遭遇頗為感歎,心想:表哥心儀懷安,也還是納了旁人為妾。懷安沒有得力的娘家,又是遠嫁,但好歹是宗室郡主,身份高貴,若不是那姨娘有幾分依仗,怎麼敢對她下手?轉念又想到“不可納妾”的林氏,若不是二哥仍在孝期無法議親,恐怕上門說親的人要踏破門檻了。

另一個管事娘子道:“老夫人知曉王妃和侯爺一直掛念著少夫人,因此一確定少夫人平安,就遣奴婢們來京中送信,原本半月前就該到的,誰知路過殷河那地方的時候接連遇見兩撥流民鬧事,跟著的人有兩個受了傷,耽擱了八九天,後來又遇見盜匪,被當地官府盤問,如此又耽擱了幾天,說來也巧,到京那天又恰好趕上鎮北將軍和陳國使團進城同一天,城門嚴查,奴婢家裏那口子便說咱們來得人多,一個個盤查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不如再等上一日,因此昨日才進了城。”

林則寧及屋子裏的丫鬟聽那管事娘子的話後都十分驚訝,“如此說來你們這一路波折不斷呢。”

林則寧又問眾人受傷的仆役怎樣了,管事娘子答:“其中一個隻受了皮外傷,不礙事,上了藥養兩日就好了,另一個斷了手臂,上了夾板,腿腳倒是沒事。大家都說,亂民連縣官都打死了,他們隻擦破點皮,定是沾了孫少爺的福氣。”

之前聽慕容青楓說過殷河大旱的事情,隻說朝廷已經撥下賑災糧,並派了戶部官員去督查,怎麼會出現那麼多流民?還將縣官給打死了?外祖王氏所在之地距離殷河有段距離,旱情並不嚴重,林則寧心裏仍舊忍不住緊張,聽到懷安產子的喜悅去了大半,勉強笑著聽兩個管事娘子說王府裏眾人的近況。

及至晌午,林則寧命杏兒引兩個管事娘子去用飯。

“兩位嫂子一路風塵辛苦了,廚下備了簡單的席麵,還請嫂子們不要嫌棄粗陋。”

兩個管事娘子見杏兒是站在林則寧身邊伺候的兩人之一,一路走來旁人都尊稱她“杏兒姑娘”,便知道她是林則寧身邊身份不低的大丫鬟,如今見她說話客氣,便連聲道“不敢”。

晚上慕容青楓回來,林則寧便將王府兩個管事娘子說的路上的見聞告訴了他,“聽她們的意思,殷河那邊情況不太好呢。”

慕容青楓現在正在戶部任職,聞言也是眉頭緊鎖,“戶部派過去的尤大人是老資曆了,辦事一向勤懇,他傳回來的折子說災民都已妥善安置。”

“或許是個別遺漏的……”話雖這麼說,但林則寧自己都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