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住宅區圖書館及文化建築設施設計(一)(1 / 3)

第一節圖書館建設規範概述

一、一般要求

(一)說明

由於各類圖書館的性質、規模、任務以及服務對象等差別較大,管理方式不完全一致,因而對圖書館建築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本節資料的內容,是以中型公共圖書館和高等學校圖書館為主,兼及科學研究及各專業圖書館的不同情況而編輯的,在設計各類圖書館時,必須按照工程的具體條件從實際出發,符合先進的管理方式,適應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有分析地選用各項資料。

(二)基地要求

1.地點適中,交通方便。公共圖書館應符合當地城鎮規劃及文化建築的網點布局。

2.環境安靜、場地幹燥、排水流暢。.

3.注意日照及自然通風條件,建設地段應盡可能使建築物得到良好的朝向。

4.遠離易燃易爆物、噪聲和散發有害氣體的汙染源。

5.留有必要的擴建餘地,以便發展。

(三)規模(參考數字)

1.小型圖書館:藏書量50萬冊以下。

2.中型圖書館:藏書量50~150萬冊。

3.大型圖書館:藏書量150萬冊以上。

(四)發展

為了適應圖書館藏書和任務的不斷增長要求,除采用館際調撥調整、剔除舊書和複本書、發展儲備書庫及縮微圖書等方法外,在建築設計中還應考慮適當的發展方案。發展方案一般有下列幾種考慮方法:

1.在總平麵中留有餘地,一次設計分批建造。

2.按近、遠期分別設計,擴建後再調整房間用途。

3.在結構設計中留有潛力,可供加層。

(五)靈活

圖書館藏、閱各空間的柱網尺寸、層高、荷載設計均應有較大的靈活性,除電梯、樓梯、廁所等設備用房分隔固定外,其它空間應能適應自由布置和變換。

(六)緊湊

建築布局應緊湊有條理,科學地安排編、藏、借閱之間的運行路線,使讀者、工作人員和書刊運輸路線便捷通暢,互不幹擾。

(七)舒適

改善閱覽環境,有令人愉快、舒適安靜的氣氛,考慮現代化技術服務設施,提高圖書的使用率。

(八)穩定

要保持圖書館環境的穩定性,室內有合適的溫、濕度,杜絕外界空氣汙染,以便持久、妥善地保存圖書資料。

(九)經濟

在建圖書館和開展圖書館業務的過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都要講求經濟效益,節約基建、能源及運行費用。

(十)與設計有關的常見圖書館學名詞:

文獻資料廣義上包括一切用文字記載的東西;狹義上指書籍以外的書麵材料。目錄是圖書館向讀者揭示本館藏書的工具。圖書館的讀者公用目錄一般有分類、書名、著者三套(還有再按文別及出版物形式分的),此外還有內部工作用的公務(或內務)目錄,種類很多,一個大型圖書館可能多至幾十套。

索引書目索引將圖書,報刊中的內容或文章分別摘錄,記明出處及貢次,並按字順、分類等方式排列,稱為索引或書目索引,是便利讀者查閱原件的工具。文摘科學論文(包括期刊論文)和科學報告的內容提要。

非書資料指以音響、形象等方式記錄知識的載體。包括錄音製品、錄像製品、幻燈片、投影片、電影片、多載體非書資料、縮微製品、圖片、模型、智力玩具、機讀件等。

檢索文獻檢索查找圖書資料的過程叫檢索或文獻檢索。便利查找的工具叫檢索工具,有文字檢索工具(例如我國科技情報研究所出版和翻譯的一些索引、文摘;美國的化學文摘、工程索引等)和機械檢索工具(例如穿孔卡片檢索機)等。一般圖書館的檢索工具放在參考閱覽室中,大型科學圖書館可能設專門的文獻檢索室。

善本珍本珍貴稀見的圖書。我國把宋、元兩代(有的包括明代)及以前出版的書籍稱為善本書。西方把公元1500年以前印刷的書稱作珍本書。

工具書隻供查閱而不供係統閱讀的書叫工具書,例如字典、手冊、百科全書及年鑒等等。

典藏是圖書內部登記財產轉移情況、統計全館藏書數量的專業部門,也可稱為保管部。

二、設計參權

圖書館規模的確定

圖書館規模由藏書量、閱覽度總數來確定。此項數字確定後,應根據館的性質、管理方式、結構型式等因素選取設計指標,通過計算分別求出讀者使用空間、藏書空間及輔助空間各部分的使用麵積和建築麵積,然後求出總建築麵積。新規範規定之設計指標,為各館麵積分析之百分比,可供設計時參考。

三、總體規劃

設計要求

1.圖書館總體規劃要因地製宜,結合現狀,集中緊湊,功能分區明確,人流書流分開。道路布置應便於圖書運送、裝卸和消防疏散。

2.除值班宿舍外,職工宿舍及家屬住宅不宜設在館區內,用地毗鄰時要用圍牆將館區和生活區分開。

3.規模較大的公共圖書館,少年閱覽區應有單獨的出人口和室外活動場地。

4.鍋爐房、廚房、汽車庫等建築應盡量避開書庫和閱覽區,並須用綠化帶隔離。條件允許時,宜布置在主館下風向。

5.館區總平麵宜布置綠地、庭院,創造優美的閱覽環境,並根據圖書館平均每日讀者流量設置足夠的自行車和機動車停放場地。

6.在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圖書館設計中,要充分利用原有建築。

7.在選址和總圖規劃時,應留有擴建用地,以便日後發展。

四、公共用房

(一)門廳

圖書館的門廳是讀者進出圖書館的必經之地,兼有驗證、谘詢、收發、寄存和監理值班等多種功能,應與借閱部分和閱覽室有方便的聯係。一般宜將瀏覽性讀者用房和公共活動用房(如講演廳、陳列室等)靠近門廳布置,使之出入方便和不影響閱覽室的安靜。

門廳和各部門的功能關係見m。

(二)陳列

在中小型圖書館中,日常的新書陳列、新書通報和圖書評論專欄,可考慮和門廳結合布置。大型圖書館則可根據使用要求設置獨立的新書或專題陳列廳(室、廊)。陳列廳(室、廊)要求采光均勻、避免產生眩光。

(三)廁所

圖書館宜分別設置公用和專用廁所,位置宜方便而隱蔽。衛生用具按使用人數設置,男女各半計算。成人男廁按每60人設大便器一具,每30人設小便鬥一具。成人女廁按每30人設大便器一具。兒童男廁每50人設大便器一具小便鬥二具。兒童女廁按每25人設大便器一具。

(四)讀者休息處

供讀者飲水、吸煙、進餐用。位置宜鄰近人口,其使用麵積每閱覽座位不宜小於0.10平方米,規模較大的公共圖書館宜集中設置快餐室或食品小賣部。

(五)美工工作室

為了經常布置宣傳品和美化環境,大中型圖書館應有美工工作室,要求光線充足、用水方便、並利於版麵繪製和搬運。

(六)其它

在讀者活動範圍內,如走廊等處,盡可能考慮設置新書展示櫥窗。

五、目錄室

一般要求

1.目錄室應臨近讀者人口,與借閱處相毗鄰,當與借閱處共處於同一空間時,應有明確的功能分區。

2.目錄室中常附設谘詢處,以便輔導讀者及解答讀者提問。

3.在中小型圖書館中,也可不單設目錄室,而將目錄櫃設於借閱處或閱覽室內。

4.目錄卡的數量,一般約為藏書種數的3~6倍。

5.目錄櫃和查目台(板)的數量、形式及布置方式,決定於圖書館的性質、服務對象、藏書量、目錄卡片數、發證的讀者數及較集中時的查目人數等因素。

6.設計時應適當考慮目錄室的發展問題,如書庫預留了發展麵積,則目錄室麵積宜按發展後的藏書量計算。

六、借閱處

(一)借閱方式

1.開架:在閱覽室內開架陳列各種書刊,有專人管理,讀者可以自行在架上取閱。開架閱覽一般多用於參考、專業、期刊等閱覽室中。

2.半開架:在閱覽室內設置輔助書庫,以櫃台或隔斷與閱覽室相分隔,由管理人員辦理借出業務。也有用玻璃書櫥,讀者用手指點要借的書,由管理人員取書出借。

3.閉架:讀者填寫索書單,由管理人員自庫內取書,是一般公共圖書館傳統的借閱方式,也常與其它借閱方式綜合作用。

(二)借閱處

1.在一般大中型公共圖書館中,常將外借、館內閱覽、館際互借以及特殊需要等各種借閱處分別設置。高等學校或科學研究係統圖書館中,借閱處也常按專業、書形和讀者分別設置。

2.借閱處應與目錄室鄰近,或將二者組合在一個房間內,形成借閱目錄廳。外借借閱處應接近讀者人口;館內借閱處宜靠近閱覽室,采用開架或半開架管理的輔助書庫,借閱台一般設在閱覽室的人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