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俄羅斯在各個機場增加了更多的安保舉措,以防止可疑分子攜帶炸藥登機。俄交通檢查機構的發言人表示,根據這些新舉措,乘客將需要脫掉大衣、夾克、開襟的毛衣、解下腰帶以及脫掉鞋子接受檢查。如果有必要,乘客還需要將所有衣服脫光接受安檢。
其七,力爭國際支持
在加強反恐力度上,俄羅斯也希望得到國際支持。2004年9月,俄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聯合國會議上提出一項議案,希望能夠阻止濫用政治避難向恐怖分子提供資金和援助的行為。俄羅斯已將這份草案交給了安理會其他四個常任理事國,希望能夠加速引渡那些濫用政治避難而進行組織恐怖分子或向恐怖組織提供資金的人。
其八,加強反恐立法
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根本的反恐措施。
2005年2月22日,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二審通過了《反恐怖主義法》,該法案明確了恐怖主義和反恐行動的定義,規定了反恐行動的基本原則。該法案為俄羅斯今後的反恐行動提供了進一步的法律支持,是俄羅斯反恐大行動采取的重大舉措。
《反恐怖主義法》是2004年夏天提交給俄國家杜馬審議的。在俄國家杜馬22日的表決中,該法案以408票讚同、1票反對、5票棄權的“壓倒性優勢”順利獲得通過。該法案將於2005年3月初提交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審議。根據該法案,俄武裝力量有權摧毀被恐怖分子挾持的、“對居民點或人群密集地區構成現實威脅”的飛機或船隻。此外,反恐人員還有權對電話進行監聽,並對網絡通訊的內容進行監視。該法案還特別規定,在同恐怖分子進行談判時,不應考慮對方提出的任何政治要求。
此外,《反恐怖主義法》還賦予俄武裝力量在境外展開反恐活動的權力。該法案規定,俄武裝力量有權在俄聯邦法律和俄聯邦簽署的國際條約的基礎上,在境外進行反恐活動,對境外的恐怖分子或其基地采取武裝行動。
《反恐怖主義法》賦予俄羅斯總統在反恐行動中更大的權力。該法案規定,俄總統有權製定國家反恐政策的基本原則,必要時,總統還可以授權俄各級政府組成專門的反恐機構以協調行動。
俄聯邦委員會在2005年3月1日舉行的非例行會議上批準了這項法案,此後,普京總統正式簽署了俄聯邦反恐法。
此前,普京總統簽署了《關於打擊恐怖主義措施的命令》,決定成立國家反恐委員會,以協調各級權力執行機關的反恐活動,而《反恐怖主義法》則又為反恐行動提供了法律支持。此一係列舉動,表明了俄羅斯“舉國反恐”戰略的思路和決心。
事實證明,俄羅斯采取的反恐舉措取得了階段性的明顯成效,包括馬斯哈多夫在內的車臣恐怖組織重犯先後被擊斃。俄羅斯2005年發生的恐怖活動呈明顯下降趨勢,北高加索地區一些共和國治安形勢有所好轉。據統計,2005年,俄羅斯發生的恐怖活動比2004年減少了四分之一,其中三分之二均已告破。此外,非法武裝分子自願向當局投誠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多。
2006年1月17日,俄羅斯車臣共和國內務部長魯斯蘭·阿爾哈諾夫介紹說,2005年車臣內務部打擊恐怖活動成果顯著,警方共擊斃140多名非法武裝分子,其中包括25名非法武裝分子頭目,抓獲包括13名頭目在內的311名非法武裝分子,另有49名非法武裝分子向車臣警方投降。此外,2005年,車臣警方共搗毀18個非法武裝分子據點,查獲149個非法武裝分子藏匿武器的秘密窩點,繳獲991件槍支、21.9萬發子彈、513枚地雷和2噸多炸藥。車臣內務部與聯邦安全局一起共挫敗79起恐怖活動,2005年,車臣境內的恐怖活動比2004年減少了一半。
六、警惕國際恐怖組織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