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信息技術推動高新區“二次創業”(1 / 1)

賽迪評論

作者:劉波

新一代信息技術能推動高新區企業的技術融合;加速產業互動,促進園區的資源整合;有助於實現產業協同,構建起產業網絡,實現高端產業聚集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和高新區的技術創新緊密結合,成為開發區技術創新和產業集群的有力支撐和發展基礎。

1988年,我國開始建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截至2011年3月底,我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數量達到84個。在相關政策的引導下,資本、人才、技術等要素大量投入到園區建設中,成為高新區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高新區快速發展的同時,問題也逐漸暴露,並成為高新區發展的瓶頸,主要體現在:第一,許多高新區依然把“土地換發展”作為發展的主要模式;第二,高新區的產業鏈關聯度不強,產業集群效應較差,企業間缺乏聯動;第三,高新區對龍頭企業的依賴性過大,沒有形成多產業並舉、齊頭並進的網絡化產業格局;第四,園區軟環境建設滯後,信息孤島現象嚴重,技術創新能力差。

在此背景下,各高新區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二次創業”號召,探索新的發展思路,尋找新的發展機遇和發展模式。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提出,為高新區的發展開辟了新路徑,為解決高新區發展困局提供了新思路。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成為高新區的新機遇。

高新區是高新技術產業的載體和科技成果轉化的綜合性實驗基地。目前,各高新區紛紛製定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規劃及相應政策,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突破口,加快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加快兩化融合,積極推進下一代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和三網融合的發展,希望以此帶動和促進軟件外包、IT服務業的發展。

賽迪顧問認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對高新區發展的推動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麵:

第一,新一代信息技術能推動高新區企業的技術融合。在政策的引導下,許多園區企業在4G、移動互聯、雲計算、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等領域廣泛開展技術研發和應用服務研究,改變了信息的傳遞和處理方式,拉動了幾萬億級的新興市場,技術革命也將促使新業態的不斷湧現,為園區帶來新的商機。

第二,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產業互動,促進園區的資源整合。目前,大多開發區都麵臨土地資源稀缺、運營成本上升等問題。此外,其他資源如人力、資本等,分散在不同產業和領域,園區急需進行資源整合和優化配置,而建設基於雲計算的服務體係,將推動這一進程。通過整合園區企業雲和政府雲,在園區雲平台基礎之上搭建各類應用平台,將極大改善園區的雲服務體係,助推園區發展。例如,利用雲計算技術,建立基於行業雲的便捷實用的生產研發平台、新型的投融資平台、實時性的產權交易和商品交易平台、電子商務平台等。

第三,新一代信息技術有助於實現產業協同,構建起產業網絡,實現高端產業聚集發展。例如,產業鏈上的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共同進行信息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金融機構、科研機構、中介機構、行業協會和政府部門等相關主體,與IT企業合作共贏,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

2010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銷售規模達7.8萬億元。隨著政策支持及投資力度加大,高新區信息產業的集聚效應將逐漸顯現,並推動高新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及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預計未來五年,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和高新區的技術創新緊密結合,成為開發區技術創新和產業集群的有力支撐和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