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他殺父弑母(1 / 2)

君燁三百六四年,緬江水災,莊稼淹沒,人畜遭殃,災情告急。

君燁王君尚體恤民情,從國庫挪出三百萬兩銀子賑災,無奈官場昏暗,銀兩到達緬江的時候,已剩下不到一百萬兩。

緬江總督何繼臣,搜刮民脂民膏,至百姓死活於不顧,加重徭役,到處抓壯丁,用那救命的銀子修建功德碑,歌頌王上英明神武、愛戴百姓……

緬江災民激增,民不聊生,許多地方發生瘟疫。很多人已活活餓死了,還能走動的也趁著有些力氣逃荒到外地去了,一些原本數百人的村落,現人已寥寥無幾,腐臭屍體到處可見,慘不忍睹。

終有人貌冒死進諫,參了何繼臣一本,君燁王大怒,將國事暫交皇弟君勵打理,自行帶著親信趕赴緬江辦理何繼臣一案,想要殺雞儆猴,給天下官員一個警示,也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讓世人明白他君燁王朝不是昏庸腐敗之徒在治理。

而這一切都不過是他最信任的皇弟——君勵,借緬江水災暗地裏策劃出的一個陰謀罷了。自然等君尚一離宮,君勵立即夥同奸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政變,殺得在朝外的君尚措手不及,早已埋伏的高手砍下了他的頭顱回了皇宮。一代英明的君燁王君尚的下場就這樣淒涼。

一時間,君燁王朝,腥風血雨,眾多忠於君尚的臣子一夕之間全被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處死。而君燁王朝的王妃,高加國美麗的公主,早已被君勵垂涎多時的雅妲亞的寢宮此刻正麵臨著巨大的危機。

“哈哈哈哈……”君勵狂妄的、惡魔般的笑從王妃的寢宮外傳來。

“快快快,小王子,從這裏走,別看了……”那笑聲越來越近逼近,王妃的兩個侍女催促君問晑趕快從密道逃走。這密道是當初先王怕君燁王朝的君王被逼宮而設的逃走路線,知道這密道的隻有當朝的王和王妃。

君問晑端著剛親自給母後煎好的藥,死死抓住母後的衣角不願走,他不喊不鬧,沒有一點害怕的樣子,反而臉上是一副堅毅的表情。

“母後,將藥喝了吧。”

王妃見兒子沒有腿軟哭泣,眉宇間反而有著與年齡不符的冷靜,她心裏略感安慰,君燁王朝的小王子太嬌弱了是活不下去的。

她摸著兒子頸上戴著的一塊古玉,這塊古玉看似一個小小的盾牌,當初她嫁給君尚時,他送給她做定情信物。君問晑十歲生日那年,她將這個配飾送給了他。

這古玉原來確實是君家的先人,一位驍勇善戰的將軍打仗時用的一塊盾牌,跟了他一輩子,助他殺敵無數。然而,有一次在戰場上,他卻死在了比他弱的對手手裏,因為他竟然在交戰幾次後愛上了敵方的女首領,他死後,這塊盾牌奇跡般地縮小到半個巴掌大,後來傳到了君尚的手裏。據說這塊古玉盾牌裏有隱藏的能量,有緣的人戴上它定能有奇事發生,不過一切都隻是一個傳說罷了,雅妲亞佩戴了那麼多年,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

君問晑聽著外麵越來越近的狂笑聲和得意的腳步,他猛地掙脫母後,以極快的速度從牆上取下一把弓箭,劍尖對準那聲音的來源處,“啪”的一鬆手,那箭脫離了弓,狠狠地射了出去。

笑聲戛然而止,隨之代替的是一陣歇斯底裏的慘叫聲,外麵剛剛安靜下來,頓時又是一片混亂。

王妃和兩個仆侍女都愣住了,沒想到君問晑的箭法已經是這麼精準,一滴欣慰的眼淚從雅妲亞眼角滑落,王上,這下有人替咱們報仇、收複君燁王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