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黨校退休回來的教師於宏智還不服氣,忍不住還要發表意見。他說:“我們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傳統。兩千多年前荀子就說過‘選賢良,舉篤敬,興孝悌,收孤寡,補貧窮’嘛。孟子也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李家的行為,百分之百的符合我們治國安民、為人處世的準則。半個世紀以前,聯合國還通過了一篇《世界人權宣言》,裏麵就有一條,說母親和兒童有權享受特別照顧和協助。一切兒童無論婚生或非婚生,都應該享受同樣的社會保障。現在我們正在建設和諧社會,人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更需要這種精神品德。當初全國人大常委章士釗先生收養了一個被拋棄的女孩,這個女孩長大後竟成了翻譯家、外交部長喬冠華的夫人、毛澤東的英文老師。她就是章含之。你們看,章士釗先生這功勞有多大!所以收養棄嬰是件大好事,大善事,不但能救人一命,還能為國家挽救人才!但是,萬事都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老李你有中風後遺症,行動不便,老尚有心髒病,說不定什麼時候發作。你不是常說,你走路畫圈圈,老尚發病翻白眼嗎?再說你們那點工資加上夏天頂著太陽賣冰糕,冬天半夜起來迎著風雪掃馬路掙的錢,供兩個孩子上學都不夠……”
李玉柱打斷他的話:“於老師,我要為老李鳴一回不平。你是理論專家,國家也太不公平了,工人是創造財富的,以前常說工人老大哥,工人階級領導一切,可是現在工人咋就沒有人管了,連退休工資都那麼少。幾年長一次,每次才長二三十塊。吃財政的幹部退休工資多出工人好幾倍,還不停地長,每次都好幾百塊。這是什麼理論?要是工人不創造利稅,他們長個球!”
於宏智說:“玉柱,你這話是在馬膝蓋上釘掌——離蹄(題)太遠……”
沒等於宏智說完,玉柱就反駁:“不遠,這和收養孩子有直接關係,用你的話說,經濟是基礎……國家不給老李‘基礎’,老李拿老球去抱養孩子啊!”
於宏智笑笑說:“玉柱,玉柱,你冷靜點。你聽我說,我不是國家總理,你也不是國家主席,咱們都解決不了你提的這問題。我們現在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公平的事多著哩,咱們這些人怨也無用,氣也不行。問題得慢慢解決,你要相信,總有一天牛奶會有的,麵包也會有的。不過要以後解決,還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的!國際歌唱得好,世上沒有救世主,隻有自己救自己。像老李這種情況,目前咱們隻能自願獻點愛心,從物質和精神上支持一下他們,先幫他們渡過難關再說。有首歌唱得好,隻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變成美好的人間,是不是?另一方麵,再通過媒體宣傳宣傳,呼籲全社會支持這種好人……”
張秀清佩服地說:“高,實在是高,還是於老師水平高。學問人就是不一樣,看得遠,辦法多。那就叫電視台的人來把老李頭家的事好好照一照,說不定孩子的父母還能看到。”
這話又引起一陣議論:“看到又能怎麼樣?這家黑心人能狠心扔掉孩子,就不可能回心轉意再找回去!”
“那倒不一定是黑心人,人不到十分無奈,誰舍得把親骨肉拋棄呢?說不定有什麼特殊的情況……”
“什麼十分無奈!這種人就是沒人性,最自私,把做父母的責任轉嫁給社會……”
於宏智見勸說無效,話頭也轉了:“事物的辯證法就是這樣,有好就有壞……這才叫社會,不然像這小女孩這樣就必死無疑了,李枝榮這樣的善人到哪裏去獻愛心呢?所以,誰也別勸了,就讓老李家安心撫養這個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