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枝榮又收養了一個棄嬰的事,很快就轟動了興旺小區。不大一會兒,他家裏就擠滿了人。人們帶著敬仰、同情、疑惑、憐憫、觀望等等心態來到他家,在看孩子的同時還辨認紙條上的字,給孩子熱奶、喂奶……出出進進,議論紛紛。
屋子外麵也擠滿了看熱鬧的人。鄰居們見仁見智,出現了截然相反的兩種意見。以張秀清老大娘為代表的人,形成了支持收養派,隻是不忍心讓老李這樣的困難戶收養。她說:“可憐兮兮的一個小女孩,要沒人收養,很快就會被凍死!你們不見電視裏說嗎?現如今被丟棄的小貓小狗,野外碰見受傷得病的動物都還要搶救收養嘛,這活生生一條人命怎麼能不管……”
李玉柱又追上門來勸阻:“老李,我知道你是個好心人,可是我還要堅持我的意見,你們別收養她。你不怕累死你們兩條老命,我們還可憐你們留下的這幾個小家夥呢!我問你,你們那個親生兒子呢?那還不是為了救別人的孩子把自己的耽誤了?”
李玉柱說的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
那時李枝榮還在217廠工作。有一個在廠裏幹清潔工的農民工在河邊泥水中看到一個小男孩兒,心一軟就撿回來,起了個名字叫泥娃。那個農民工叫喬聚財,特別喜歡孩子。但是他的智商比較低一些,又是光棍一條,沒有任何養育孩子的條件和經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找人幫忙。當時,李枝榮看到這情況後也很著急,就說:“聚財啊,你沒有金剛鑽,怎麼敢攬下這瓷器活!養活小孩兒麻煩多著哩,吃喝拉撒,小病小災,什麼不要細心照護呢,你笨手笨腳的哪行啊……這麼辦吧,我先把這孩子抱回去喂上奶,等他壯實了再還給你……”
抱回去後,老伴尚翠菊就用自己的奶水喂養兩個小孩。喬聚財來要過幾次,可是看他那連自己也管不好的樣子,他們又擔心他養活不了,不敢交給他。隨著孩子的長大,奶不夠吃了,尚翠菊就悄悄讓自己的兒子喝白麵糊糊,把奶讓給泥娃吃。再後來,自己的孩子營養不良,得了一場病就夭折了。
喬聚財知道後,哭哭啼啼找上門來,非要把泥娃抱走不可。李枝榮兩口子一是對泥娃有了感情,二是對聚財不放心,實在舍不得給他。可喬聚財還有他自己的歪道理,撲通一聲跪在地下,哭著說:“你們連自己的孩子都養不活,我的泥娃遲早會死在你們手裏,求求你們了,要不還我娃,我就不起來……”
兩口子好說歹說說服不了喬聚財,隻好含著眼淚把泥娃交給他。此後他們再沒有生育,而把全部情感傾注在後來收養的子女身上。不久,他們廠轉了產,又調動頻繁,也和泥娃父子倆失去了聯係。
李玉柱以為用這枚重磅炸彈能打動李枝榮的心,促使他放棄收養這個孩子的念頭,沒想到眼圈已經濕潤的李枝榮卻說:“正因為那時候耽誤了一個,現在說啥也不能再耽誤這個孩子了,人的生命隻有一次啊!”
“我把醜話說到前麵,你們別嫌不吉利。這孩子在外麵凍了幾天了,這麼冷的天,說不定已經凍出什麼毛病哩,又沒有奶,要是費老大的勁養不大,就落個竹籃打水。若能勉強養大落個殘疾,還不把你們累死……”
“那麼多條件比你好的人都不要這孩子,你們一窮二白三有病,還逞什麼能呀!”
……
這對老夫妻數十年來用勤勞的手和善良的心譜寫著艱辛的人生苦歌,卻從不言苦,所以不管別人怎麼說,李枝榮和老伴尚翠菊心中有個老主意:再大的苦也能吃下去,這個孩子是收養定了!隻是嘴上再不爭辯,把暢所欲言的民主權利充分交給大家,讓他們想說什麼盡管說去吧。
事情發展到這種程度,反對收養的人見說服不了,也不便再對李家的內政強行幹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