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不斷發展的銅川體育事業(1 / 2)

銅川市體育局

解放前,銅川體育設施簡陋。1930年,在同官縣城南辟建公共體育場,僅有高台、平台、木馬、跳坑等設施。後因經費短缺而逐漸廢毀,僅餘籃球場。當時體育活動非常少,僅見於部分學校。1946年,全縣召開了一次小規模的體育運動會。1947年,縣立中學又組織了2次童子軍野營活動。1948年,銅川、耀縣、富平三個縣立中學組織了一次籃球和壘球聯賽活動。這就是銅川在舊中國時期僅有的幾次現代體育活動。開展群眾性的體育活動,健身強國還隻是一個夢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體育工作,大力開展群眾體育活動,體育事業得到迅速發展。解放初期,體育事業由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銅川縣委主管。1953年,改由銅川縣文教衛生科主管,並成立了有兵役局、縣工會、縣婦聯、團縣委等部門人員參加的銅川縣體育領導組。使銅川的群眾體育活動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就活躍起來。機關、廠礦、學校開始廣泛開展以廣播體操、工間操、課間操和球類、田徑等為主要內容的體育活動。那時候,大部分單位根據各自的條件,安排體育競賽,並建立起各自的體育代表隊,同兄弟單位開展競賽活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銅川的體育事業出現了嶄新的局麵。1979年4月,成立銅川市業餘體育學校,使體育訓練有了長足發展;1980年建成長60米、寬30米的室內訓練房1座;1983年4月,銅川市田徑協會成立;1984年底,市體委的工作人員增至21人;1986年,將原銅川體育場擴建成總麵積38000平方米,建築麵積3481平方米的土質麵層體育場,設有標準田徑場1個(兼作足球場地)。隨著體育工作者的不斷增加和體育設施的不斷改善,體育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1980年,全省舉行射擊通訊賽,銅川運動員芮青獲得女子小口徑步槍60發臥射冠軍,芮青、管波、王愛麗獲得團體冠軍;同年,在洛南舉行的省業體校排球比賽中,銅川女排獲得冠軍、男排獲得第三名;1981年,耀縣體委承辦陝西省少年兒童田徑運動會;銅川市承辦全國青年排球分區賽;當年,銅川隊參加省運動會獲得專用槍團體總分第一名,獲得普通槍團體總分第三名;運動員韓健普通槍3X10項目平省紀錄,芮青獲得60發臥射和3X20兩項冠軍,獲得3X10項目亞軍,管波獲得60發臥射和汽步槍40發兩項亞軍,樊鐵成獲得60發臥射亞軍。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芮青共為陝西省奪得10次全國冠軍。銅川組隊參加省上的各類運動會,運動員們在柔道、體操、舉重、航模、武術項目上都曾取得過好的成績。1988年4月,市農業局和市體委舉辦農民運動會,並組團參加省農民運動會,獲得銀牌8枚、銅牌3枚的好成績,把農村體育活動引向深入。這一時期是全市體育活動的複蘇時期,雖然在初期就成立了籃球、田徑、棋類、老年等單項體育協會,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績,但基礎設施較差,特別是廠礦、農村,能夠開展的體育項目都非常有限。

二十一世紀是全市體育事業騰飛猛進的時期。耀州區錦陽公學體育館、宜君體育館等體育場所陸續建成。2005年,對市體育場實施防塵改造,工程分為基礎工程和塑膠跑道及人造草皮鋪設兩個部分。鋪設人造草皮7432平方米,塑膠跑道7650平方米。2007年,銅川體育館建成使用。體育館位於新區長寧南路西側,占地14.7畝,建築麵積1980平方米,總投資1726.21萬元,可容納觀眾2100人。外牆采用花崗岩及玻璃幕牆等設施,比賽區為木質地板,館內配有燈光、音響、電子屏幕等設施,可進行國內大型籃球、羽毛球、排球比賽及綜合文藝演出等,是一座現代化的體育館。銅川體育館的建成,標誌著全市體育設施建設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同時,全市依托公園、社區、道路、機關、學校等場所建設的體育設施明顯增多。在公園、社區,甚至路旁,到處都有健身設施。到2007年,全市每個鄉鎮都有籃球場,各個社區都有室內乒乓球設施,城市社區和農村的全民健身路徑達到100多條。這些良好體育設施,為廣大人民群眾開展現代化的體育活動創造了條件,為銅川體育事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僅2007年,市體育局就舉辦了20項大型群眾體育競賽活動,特別是有萬名幹部群眾參加的銅川市全民健身周活動啟動儀式暨萬人健步行活動、第三屆老年運動會、第四屆農民運動會、中國西部U15男子籃球賽等規模大、影響大,具有極大的帶動和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