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天成
建市5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市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不斷加強,取得了顯著成效。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5523”發展思路和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大力加強幹部隊伍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為構建和諧銅川、實現率先發展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持。
――以提高執政能力為重點,切實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著力提高各級領導班子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建設高素質的幹部隊伍,是幹部工作更好地服從和服務於推進改革開放,服務於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的迫切需要和根本要求。圍繞這一任務,各級黨組織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加強教育培訓,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幹部頭腦作為首要任務,通過加強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舉辦專題學習班等多種形式,組織黨員領導幹部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一係列重大戰略思想,深入開展了“四觀”(發展觀、人才觀、政績觀、群眾觀)和公道正派教育,不斷提高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的整體素質。紮實開展大規模培訓幹部工作,開設了“科學、發展與未來”講壇,邀請省、市領導和知名專家學者進行專題講座。近年來,共培訓幹部3.3萬人次,其中黨政幹部1.7萬人次,企業經營管理及專業技術人員1.6萬人次。二是優化班子結構,增強整體功能。以市、區縣換屆和機關機構改革為契機,加大對群眾公認的幹部選拔任用力度,不斷優化各級領導班子結構,逐步建成了一支政治堅定、勇於創新、勤政廉潔、求真務實、奮發有為的領導幹部隊伍。截至2007年底,銅川市共有各類幹部24950人,是1958年(1354人)的18.43倍。現有幹部中女幹部9488人,少數民族幹部51人,黨員領導幹部11733人;大學專科以上學曆幹部17320人,40歲以下幹部13350人,事業、企業專業技術幹部16882人。三是建立健全保障機製,加強企業領導班子建設。積極建立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訓、考核管理、選拔任用、生活保證、政治待遇等保障機製,紮實開展創建“四好”班子活動,推行“交叉任職、雙向進入”,理順管理關係,夯實管理責任,帶動企業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設和能力建設,促進企業的改革、發展和穩定。
――以建立完善幹部選任和監督機製為重點,不斷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選什麼人,怎麼選人,曆來是黨的組織路線的關鍵問題。近年來,我市各級黨組織不斷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逐步建立健全了幹部選拔任用和管理監督機製,有力地推進了幹部工作科學化、民主化、製度化。一是紮實推進幹部選任票決製。2001年我市被中組部確定為全國票決製試點單位以來,先後製定了《無記名投票表決辦法》等一係列配套文件,著力提高票決製工作水平,市委常委會共票決任免幹部833人次。同時,積極指導各區縣推行鄉鎮黨政正職任職由區縣委全委會無記名投票表決和常委會研究幹部任免實行無記名投票表決,深化了票決製改革進程,擴大了幹部工作中的民主,增強了幹部工作的透明度,有效地防止了任用幹部上的不正之風。二是不斷加大黨政領導幹部公開選拔力度。從1988年開始,我市就對公開選拔縣級領導幹部工作進行了積極探索,2003年以來,我們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對公開選拔縣級領導的範圍、對象、操作程序等方麵作了進一步規範。此後,采取“一推雙考”、“雙推雙考”等形式先後5次麵向全市公開選拔縣級領導幹部27人,大大激發了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為幹部工作注入了新活力。三是大力推行科級幹部競爭上崗製度。按照“先試點、再規範、後推開”的方法,先後在市級黨政機關、政法係統實施了單位內設科級幹部競爭上崗試點,特別是2004年以後,共對75個單位的836個科級職位實施了競爭上崗,779名優秀年輕幹部脫穎而出,走上了部門中層領導崗位,受到省上有關部門的好評。四是積極構建科學的幹部考核評價體係。我市自1995年便開始對領導班子和幹部進行年度考核,2000年成立了專門的考核機構。2003年,製定出台了《銅川市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綜合考核試行辦法》,積極探索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考核評價體係。2007年,按照省委的統一安排部署,重新調整充實了考核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完善出台了《年度目標責任綜合考核辦法》和《實施細則》,把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工作作為推動發展的重要舉措,堅持獎懲兌現,激勵了先進,鞭策了後進,在全市上下形成了爭創一流、爭當先進、狠抓落實的良好氛圍,有力地加強了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促進了幹部作風的明顯轉變,推動了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五是加大幹部監督工作力度。堅持把幹部監督貫穿於幹部教育、考察考核、選拔任用、日常管理的各個環節,實施了新任領導幹部任前黨風廉政建設談話製度、警示訓誡試點、試用期跟蹤考察等製度,認真落實幹部考察工作責任製、考察預告製、任前公示製和“12380”舉報電話受理等製度,先後對8個有問題的領導班子和27名群眾反映有問題的縣級領導幹部,進行了組織處理,談話打招呼、批評教育36人,談話誡勉18人,調整5人,移交紀檢部門處理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