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銅川建市50年專題新聞稿(3 / 3)

在果業發展上,銅川市以基地建設為載體,以“一村一品”為抓手,因地製宜,積極發展蘋果、櫻桃、鮮桃、核桃、花椒等,建成一批專業村,圍繞果品的運輸、存儲、銷售和深加工,形成一批龍頭企業,果業呈現出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態勢。在擴大量的同時,注重質的提升,積極引進國內外現代栽培技術、精細化管理技術、高產優質生產技術等尖端技術,蘋果在國內率先實施了歐盟EUREPGAP標準,果品質量達到了歐盟要求。全市蘋果優果率達到了72%,銅川蘋果被評為北京奧運推薦果品一等獎和全國“兩會”特供果,榮獲“中華名果”稱號,多次被評為省優、部優產品,果品直銷東盟和歐洲,果汁、果片、果酒、果醋等產品深受市場歡迎,果汁遠銷美、日、法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建成了陝西省最大、國內知名度較高的大櫻桃生產基地,銅川大櫻桃在國內擁有很好的口碑。銅川鮮桃成為遠近馳名的地域產品。作為陝西果業的代表,銅川成功加入國際地理標誌組織,拿到了銅川蘋果走向世界的通行證。

美麗的新市區

說起銅川建市50年,最值得一提的是銅川新市區。

銅川老市區(現稱北市區)地處一條川道,可利用建設麵積僅有十幾平方公裏。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老市區已無發展空間。為了這座城市的未來,1992年,在鄧小平同誌南巡重要講話精神的昭示下,銅川市經省政府批準,決定在轄區與三原、富平兩縣接界處的下高墊原建設新市區,即銅川新區。

1997年,銅川新區破土動工,第一條道路開始修建,正式拉開了新區建設的序幕。當時這裏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莊稼地。誰也沒有想到,幾年過後,一座嶄新的城市在這裏奇跡般地崛起。如今,新市區建成區已超過15平方公裏,街道、學校、醫院、圖書館、辦公區、住宅小區、工業園區、商業服務區、城中樹林、城市廣場、開放式公園等布局合理,形成規模,市級黨政群機關全部遷入新市區,大部分事業單位也搬到了新區。新區規劃區35平方公裏,計劃人口規模為30萬,以建設“現代氣息濃厚、建築風格獨特、產業支撐力強、人與自然和諧的現代化園林式城市”為目標,堅持高起點、突出環境優美和適宜人居特點。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堅決杜絕各類生產和生活汙染。新區中心區為辦公、居住、文化娛樂、商業消費區,周邊是工業園區和旅遊景點,整個新區如同一個大公園,寬闊的馬路街道縱橫成網,建築物掩映在一方方秀美的園林中,鬆柏常青,四季花香。2006年以來,新區發展速度加快,人氣越來越旺,已建成居住小區一百多萬平方米。每日,項目落成、店鋪開張、居民喬遷的禮炮聲不絕於耳。新區不僅已成為銅川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而且成為我省最適宜人居的環境優美城市。

銅川新區區位優越,地勢開闊,可滿足銅川市未來幾十年建設發展用地需求。這裏距耀州城(原耀縣城)不到兩公裏,如今已連接為一體,形成互為依托、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城市格局。新區把銅川到西安市區的距離縮短了20公裏,40分鍾便可到達西安北郊城運廣場。正在拓寬的西銅高速公路雙向四車道竣工後,銅川新區到西安將變得更加快捷。正因為如此,省內許多人士將銅川稱作西安的後花園;正因為如此,中國華能集團總公司選擇銅川新區的坡頭工業區建設總投資百億元的240萬千瓦發電廠,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選擇銅川新區建成自己的新材料研發基地,陝汽集團決定投資5億元在這裏建生產線,台灣旺旺集團、江蘇蘭芝電池等海內外許多企業選擇在銅川新區建廠。

銅川新區,一代銅川人膽識與智慧的結晶。

銅川新區,銅川人的自豪與驕傲。

輝煌50年,魅力新銅川。銅川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燦爛,銅川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原載2008年10月16日人民日報、陝西日報、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