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放風箏(2 / 2)

大部分的騎兵作戰在作戰之前就已經有明確的目標,然後他們隻需要對著目標不斷地突擊突擊突擊就可以了。

像是亞曆山大用騎兵引開主力騎兵,在以百人的騎兵衝擊對方薄弱主將的戰例百中無一。

大部分騎兵作戰都是以堂堂正正來作為戰術基準的。

但是幾百年前出了一個鐵木真,出了一個蒙古,出了一個大元朝。

他們發明了一種不需要接近對方就能夠解決戰鬥的方式。

他們是蒙古鐵騎,它們的作戰方式在現代被稱作放風箏。

蒙古人初期永遠是少量的戰士麵對大量的敵人,白刃戰不論如何都會出現傷亡,所以蒙古人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們開始利用弓箭。

蒙古人原本的戰術就是用弓箭射上兩輪之後開始衝鋒,但是鐵木真為了保存實力,他開始射了兩輪箭之後拔馬便走。

初期的時候對方如果不追,那麼拉開一定距離之後鐵木真又會追上去射兩輪。

等到中期,就算是被對方追著打,蒙古人也可以反手彎弓了。

等到最終時,蒙古人不論是進攻還是後撤都能夠向敵人傾瀉火力。

更可怕的是蒙古人一人三馬,一匹馬休息,一匹馬承載後勤,一匹馬承載人,機動力強的嚇人,而蒙古馬的耐力又是世界第一的,也就是說隻要耐心夠,世界上沒有軍隊可以甩得掉蒙古人的追擊,也沒有人能追的上蒙古人。

用這種戰術,蒙古人吃掉一個又一個的國家,毀滅一個又一個的軍團,直到打下一個橫跨世界的版圖。

說實話,蒙古人的成功是多方麵的,但是這種放風箏的戰術的確是騎兵無賴流的首選。

如果陳慶之有一百個人,那麼他會三輪箭矢之後加快速度衝進對方狼群之中,如果他有兩百人,他會輕而易舉的吞掉這群狼騎兵,但是他現在隻有十八人。

合理而自由的戰術才是戰術,死板的戰術是教條主義。

所以陳慶之毫不猶豫的使用了蒙古人的風箏戰術。

那群狼騎兵氣勢洶洶的衝了過來,在它們看來這群精靈騎兵隻不過是來塞牙縫的,但卻沒想到這群精靈射了一輪箭之後拔馬便走,走的如此幹淨利落,毫不拖泥帶水。

他們都直接懵逼了,什麼情況,對方不是來打仗的嗎?怎麼打一輪就跑了。

它們停住了腳步,不知道應不應該追。

但陳慶之扭過頭來又是一箭。

這一箭直接就把當頭的狼人射下了座狼來,又準又狠的一箭讓狼騎兵們大怒,直接就這麼一拍座狼,追了過來。

“所有人看我,像我學習。”陳慶之落在最後,大叫到。

精靈們回過頭來看著他嘴裏銜著韁繩控製著馬,腰身一扭,以一種怪異的姿勢轉過頭去射了一箭。

回馬箭。

就是這麼一箭又是讓一隻狼騎兵墮入泥土。

所有精靈們都大驚。

這箭還能這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