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國家的海淘保健品更值得信任
真知
作者:華偉
中華文化從來都不缺“補”這個深厚的傳統。從古至今,各種藥膳食療倚仗著中醫理論的“藥食同源”而大行其道,久盛不衰。隨著“海淘”產業的蓬勃發展,以及人們有更多的錢來關注健康,崇尚現代西方營養學的年輕人將目光投向國外。
打開微信,澳大利亞、日本、美國、歐洲等海外代購,魚油、維生素片、礦物質片、蛋白粉、牛初乳粉、營養配方粉乃至芹菜籽精華、蔓越莓精華等植物提取物,應有盡有。
但這些東西是否真的有效可靠?哪國的保健品更值得選購?
哪國膳食營養補充劑更好?
所謂膳食營養補充劑,又稱為膳食補充劑、營養補充劑、營養劑、飲食補充劑等,是作為飲食的輔助手段,用來補充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礦物質等。
在中國,根據衛計委《關於營養素補充劑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產品,列入營養素補充劑進行管理;以膳食纖維、蛋白質或氨基酸等營養素為原料的產品,符合普通食品要求的,按照普通食品管理;具有保健功能的,按保健品管理。”作為食品的保健品,無須經過醫院臨床試驗便可投入市場,且沒有治療作用,僅僅檢驗汙染物、細菌等衛生指標,合格即可上市。
在美國,膳食補充劑被定義為一種旨在補充膳食的產品,可能含有一種或多種膳食成分如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藥草或其他植物、氨基酸,以增加每日進食量的膳食成分,或以上成分的濃縮產品、代謝物、組成物、提取物或組合產品等。可它不能取代某種普通食物或作為膳食的替代品。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將膳食補充劑定義為一種食品,而不是藥品,並且不保證膳食補充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否有效,都是廠家自己說的,也就是說,美國的膳食補充劑並不保證有效,也不保證安全,隻要不吃出明顯問題,或者涉嫌加入違禁成分,FDA是不過問的。
相比之下,在歐盟,相關的法規《食品補充律令》則要求膳食補充劑必須保證品質和數量的安全可靠,隻有那些經過證實沒有危險的膳食補充劑才可以不需處方就在市場上銷售。
此外,澳大利亞是將維生素、礦物質、草藥等產品作為補充藥品來管理。絕大多數補充藥品屬於登記產品,而澳大利亞治療用物品管理局(TGA)對此類產品不作上市前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質量評估,但是生產者必須取得許可,生產過程必須遵守GMP(良好作業規範)規則,保證藥品是在幹淨無汙染的條件下生產。
在保健品安全性和功能保證上,日本和韓國是相對嚴格的。日本把保健食品分為一般食品(健康食品)和保健功能食品。保健功能食品又分為特定保健用食品和營養功能食品。想要獲得特定保健食品許可,必須有支持健康聲明的醫學和營養學論證文件,功能成分推薦劑量的醫學和營養學證明,成分安全性說明、物理、化學屬性及相關測試方法和成分分析。而營養功能食品可直接上市銷售無須申請許可。生產“基準”“規範”和“要領”隻是指導性,達不到要求也不屬於違法。
在韓國,健康功能食品需要通過安全性和功能的檢驗才能投放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