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防治腫瘤的常見食物(3 / 3)

[功效]防癌。也可以用於腦瘤、肺癌等患者食用。

10.燉三菇

[原料]口蘑、平蘑、草菇各100克,料酒、味精、精鹽、白糖、雞油、高湯各適量。

[製作及用法]將口蘑去雜洗淨,下沸水鍋焯片刻,撈起,泡入冷水中;平菇、草菇去雜質洗淨;平菇、草菇、口蘑同置燉盅內,加入高湯、精鹽、白糖、味精、雞油,蓋上蓋,上蒸籠半小時取出即成,可連續食用一段時間。

[功效]用於防癌及鼻咽癌、肺癌、胃癌、肝癌患者放化療期間食用。

11.香菇炒菜花

[原料]菜花250克、香菇15克、雞湯15克、花生油15克,雞油、澱粉各10克、鹽、味精、蔥、薑少許。

[製作及用法]菜花洗淨,切塊,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香菇泡發,洗淨,去蒂;炒鍋放油燒熱,下蔥、薑煸出香味,加雞湯、鹽、味精,燒開後撈出蔥、薑,放入香菇、菜花,用文火稍煮進味後喲,用澱粉勾芡,淋雞油,出鍋即成,可長期食用。

[功效]用於防癌,也用於鼻咽癌、胃癌、乳腺癌患者食用。

12.黃花素三鮮

[原料]水發黃花菜(切段)、水發黑木耳各100克,水發香菇100克,植物油50克、醬油15克、白糖、濕澱粉、麻油各10克、鮮湯100毫升、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及用法]炒鍋燒熱放油適量,將香菇、黃花菜、黑木耳放入稍炒後,放醬油、白糖再煸炒,然後加入鮮湯,待鍋開後加味精,用濕澱粉勾芡,淋上麻油即可,可長期食用。

[功效]用於防癌,鼻咽癌、胃癌、乳腺癌患者食療。

13.蘑菇燴黃瓜

[原料]黃瓜200克、蘑菇20克、香油5克、雞湯、醬油、味精、鹽適量。

[製作及用法]先將蘑菇水浸泡發,去根,切塊;黃瓜洗淨對剖,切半月片;炒鍋中放入雞湯、香油、醬油、味精、鹽,加入蘑菇,一起燒開,再放入黃瓜,翻動炒燴至黃瓜熟即可,可長期食用。

[功效]用於防癌及鼻咽癌、胃癌患者食療。

14.涼拌白蘿卜絲

[原料]白蘿卜絲100克、香油3克、味精、鹽適量。

[製作及用法]白蘿卜絲先用鹽醃漬1小時,去其醃出的鹽水,加入味精,加入香油,拌勻即可,可長期食用。

[功效]用於防癌亦適用於肺癌、肝癌患者食用。

15.蜈蚣雞蛋方

[原料]蜈蚣1條、雞蛋1枚。

[製作及用法]蜈蚣研成細末,雞蛋在碗中打碎去殼,加入蜈蚣末攪拌勻,上籠蒸熟即可,可連服兩周。

[功效]用於食管癌的防治。

16.鮮鵝血

[原料]鮮鵝血5~15毫升。

[製作及用法]用注射器刺入鵝翅膀下血管抽取鮮血5~15毫升,直接飲用,可連續服用一段時間。

[功效]用於早期食道癌。

17.苜蓿燉豆腐

[原料]苜蓿250克,豆腐200克、鹽、味精、蔥花、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及用法]將苜蓿去雜洗淨切段;豆腐切塊;油鍋燒熱,放入蔥花煸香,再入豆腐、鹽和少量水,燒至入味,加苜蓿燒熟,放入味精即可,可長期食用。

[功效]用於防癌,及胃癌、肝癌、大腸癌患者食用。

18.番茄汁

[原料]番茄適量。

[製作及用法]新鮮番茄洗淨後加沸水略燙一會兒,去皮後榨濾出汁液,將汁液放入杯中加適量白糖攪拌均勻即可,可長期飲用。

[功效]用於防癌,或供胃癌、肝癌、大腸癌等癌症患者服用。

19.紅薯粥

[原料]紅薯250克、粳米150克、白糖適量。

[製作及用法]將紅薯、粳米各自洗淨,紅薯連皮切成小塊,加水與粳米同煮成粥,待粥將成時,加入白糖適量,再煮2~3沸即可,可長期食用。

[功效]用於防治胃癌、大腸癌、乳腺癌、子宮頸癌。

20.雞肝粥

[原料]雞肝200克,雞蛋1個、大米100克。

[製作及用法]雞肝洗淨切成片;雞蛋打破與雞肝混合同洗淨的大米同煮成粥,可連續服用一段時間。

[功效]用於防治肝癌。

21.清炒苦瓜

[原料]苦瓜250克、生薑1片、蔥1根、豬油和鹽適量。

[製作及用法]苦瓜洗淨,去籽,切絲;生薑洗淨切絲;蔥去須,洗淨切段;鍋中放豬油燒熱,放薑絲、蔥段爆香,加苦瓜略炒後放鹽調味出鍋即可,可長期食用。

[功效]用於防治大腸癌。

22.菱葉苡仁茶

[原料]菱莖葉或果柄、果實30~60克,薏苡仁30克。

[製作及用法]將以上兩味洗淨,入鍋,加水適量,煎煮2次,每次30分鍾,合並濾汁即成,可長期飲用。

[功效]健脾抗癌,解熱除煩。防治乳腺癌功效顯著。

四、腫瘤患者的飲食誤區

有人認為,腫瘤的生長,是要奪取身體內的營養物質,如果減少食物的攝入量,就可以把腫瘤“餓死”。腫瘤的生長,確實依賴機體供給營養物質,機體的營養狀況,對腫瘤的生長有一定的影響。但是,腫瘤的生長,不完全受機體的控製,當機體已處於衰弱狀況時,腫瘤仍優先吸取機體的營養而生長。限控營養,雖然對腫瘤的生長有所控製,但同樣也限製了機體自身的營養需求。而機體的營養缺乏,不僅可使機體組織發生生理改變,且受損的組織部位,易於遭受致癌物質侵襲的潛在危陷,降低機體的免疫功能。因此,合理的營養,使健康的機體保持各種正常功能,對於治療腫瘤,有著積極的意義。?

但是,從臨床上看,腫瘤患者並不是什麼都能吃。許多個案報到也指出,部分病例可因飲食不當而複發、惡化。日本方麵也有過報到,有一些癌症患者如吃雞、禽、魚、肉等食物而使病情惡化,複發、癌轉移的。這說明,有些患者對某些食物確實存在“過敏”現象,吃了這些食物後能引起腫瘤變化或複發。至於到底是何種食物所致,似乎與雞、禽、肉關係較大,但從大部分患者食用都比較安全方麵來看,說明有些患者食用後複發或惡化可能與食物中毒等因素有關。此中奧妙尚未盡知,故不能妄下斷語。

現在許多腫瘤患者在治療期間胃口本來就不好,還強迫自己多喝一些補湯濃汁,或者有些幹脆就不敢攝入肉類,以蔬菜水果代餐,還有一些患者重複攝入過多的不適合自己的補品,這些都是不科學的。腫瘤專家針對患者的常見誤區給出了具體建議:

誤區1:多喝湯即可補充營養

我們經常可看到家屬來醫院探患者都會拎著一罐補湯或者老火靚湯,“喝湯就行,湯渣不想吃就算了!”家屬通常這樣跟患者說,因為很多人以為精華都溶解在湯裏了。專家指出,其實湯裏麵的營養很少,不到食材總營養的10%。不過,很多腫瘤患者如食道癌、肺癌患者或者放療期間的患者常有吞咽困難的問題,所以吃湯渣對於他們來說是“難以下咽”。那麼這類患者如何做到營養均衡呢?

正確做法:改變食物質地,以五穀食材為營養基礎。對於吞咽有困難的患者,可以通過改變食物的質地,如將五穀、肉類、蔬菜一起打碎後熬成粥,或將食材燉爛後食用,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攝取物的營養密度,而且便於患者吸收。至於補品,可以起到輔助作用,但不可充當飲食主角。

誤區2:隻吃蔬菜不吃肉

有些患者,知道自己體質不適宜攝入太多的動物蛋白,便給自己定了苛刻的飲食計劃。有的乳腺癌患者每天大概吃3市斤左右的蔬菜,不吃肉類。專家表示這樣是不對的,因為即使是癌症患者,也需要一定的動物蛋白,如果缺乏,抵抗力必然下降,並發症會隨之增多。

正確做法:適當攝入動物蛋白。專家認為,腫瘤患者的飲食,應以均衡營養為基礎,適量的穀類、肉類、蔬果類都是必需的,單一攝取某類食物,必然導致營養供給不足。所以不妨在飲食中添加一定量的動物蛋白,提高身體免疫力,以便更好的配合治療。

誤區3:盲從病友的飲食經驗

許多病友會在治療期間互相交流飲食經驗,盲目跟從別人的做法。專家認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病情也不同,不能盲目跟隨他人的飲食經驗。

正確做法:在醫生指導下找到適合自己的營養飲食。經濟狀況較好的患者,可以在正常的飲食基礎上有選擇地吃一些保健品;經濟狀況較差的患者,應該吃有效的基礎營養,不必去追求高價位的保健品。選擇保健品最好先征詢醫生意見。

誤區4:盲目忌口

許多腫瘤患者忌口很嚴,很多東西不吃,但癌腫仍複發轉移。

正確做法: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飲食。由於飲食與腫瘤的發生、發展有密切關係,必要的忌口是需要的。身患癌症,究竟哪些食品不能吃,害怕吃了會引起腫瘤的複發或轉移。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應有科學分析的態度。首先要認識到腫瘤複發或轉移,主要是體內的抵抗力低下,原有的癌細胞沒有被完全消滅,而出現血行或淋巴播散的結果,不是吃了某一食物而引起的。我國民間曆來注意忌口,中醫也注重病中患者食物的選擇。中醫學的理論認為食物如同藥物,也有寒、熱、溫、涼四氣,酸、苦、甘、辛、鹹五味。疾病有寒熱虛實之分,食物有四性不同,所謂“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與病相宜的,就可以吃,與病不合而對身體有害的,就要忌口。熱性的患者宜吃涼性食物,忌食熱性的食物。虛寒體質的患者宜吃溫補的食物,忌食寒涼的食物,就是這個道理。食物有五味之分,“心病禁鹹,肺病禁苦,肝病禁辛,脾病禁酸,腎病禁甘。”古人還提出五病之所禁:“氣病無多食辛,血病無多食鹹,甘病無多食苦,肉病無多食甘,筋病無多食酸。”辛辣味的食品,能助火散氣,對熱性的腫瘤患者,則宜忌口。甜的食物、油膩的食物,易助濕生痰,對濕阻的腫瘤患者則要忌門。有的食物,質硬而堅,食之不易消化,加油炸食物,凡消化不良的患者則應忌口。

總之,飲食是一個很受人們關心的問題。自古以來,就有藥食同源之說。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雲:“所食之味,有與身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難療。”又雲:“凡滋味,以養於生,食之有妨,反能為害。”意思是說,食物需與疾病相適宜,才能有助於疾病的治療;反之,則可導致疾病的複發或使病情加重。由於飲食與腫瘤的發生、發展有密切關係,必要的忌口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