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薛曄封王(2 / 2)

剛剛被孟靜安指責的薛曄也與四皇子和五皇子一同請命,隻是那蒼白的臉色和單薄的身體讓人看了心疼。薛曄盡量壓製著自己的咳嗽,在這安靜的金鑾殿上,一點點聲音都顯得十分突兀。

皇帝看著下麵的三個兒子,第一次發現,原來薛曄竟是與自己長的最像的,這個孩子,像極了當年的自己,不僅是相貌,還有那性子,也與自己相近,當年若不是那件意外,恐怕自己也不會參與奪嫡吧。

罷了,這孩子,沒有母族,沒有寵愛,甚至連一個強健的體魄也沒有,當年她母親的死也不能怪在他的身上,何苦再為難他呢。這一刻,皇帝薛璋自己都覺得,也許有些同情過了。

皇帝是明白薛暘與薛昭的心思的,而薛曄和薛易隻是迫於群臣的壓力不得不站出來的。至於為什麼太子沒有站出來,是因為他的身份是太子,而太子學的是治國之道,禦下之策,是不需要去奪軍功的,何況,雖然他沒站出來,可他的親弟弟卻請命了。皇帝掃視過自己的五個孩子,也許薛曄是唯一一個沒有野心的皇子吧。

皇帝沉默許久,最終開口:“三皇子薛曄謙虛謹慎,勤勉好學,封其為曄王,賜字昱琋,隨翊王一同出征,為朕撫民平亂。”

薛曄一愣,他純粹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來應付眾臣子的,不然孟靜安所說的話就要坐實在自己身上了。雖然自己沒想過要當皇帝,但是有一個好名聲還是很重要的。薛曄很快就反應過來,領旨謝恩。

金鑾殿上,眾臣議論紛紛,難道是這朝中的風向要變了嗎?要知道,這可是皇帝第一個封王的兒子,雖然皇帝成年的兒子隻有太子,二皇子,和三皇子,但二皇子在十七歲時就隨孟靜安四處征戰,大大小小的場麵見了不少,今日請命,原以為二皇子又要出盡風頭了,卻沒想到,皇帝的恩賜竟然落在了一向不被人關注的三皇子的身上。不過眾人想了想三皇子那虛弱的身子,也許隻是皇上一時心軟了吧。

事實上,就連薛曄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孟靜安對皇帝的決定也很驚訝,剛要出聲辯駁,便被二皇子薛暘悄悄攔下了。父皇一向不喜自己的決定被質疑,無論皇帝出於什麼原因做了這樣的決定,都不是他們能夠置喙的。

程蔚卻在心中暗暗欣喜,薛曄原本就與薛晨交好,他就是去了也沒什麼用處,何況,就他那副身體,能不能活著到邊關都不一定呢。

不過,還有有異樣的聲音出現,幾名耿直的大臣認為薛曄的身體不適宜隨軍出征,出言反對。但皇帝可能正在替自己做下的決定而開心,竟沒有責罰那幾名大臣,反而又賜給了薛曄一座府邸和許多珍貴藥材。

下朝之後,眾臣紛紛來向薛曄道喜,薛暘走過薛曄身旁時,冷哼一聲,“三弟還是多注意些自己的身子吧,邊關苦寒,若是不小心死在了路上,那可就得不償失了。”說完,揚揚自己的衣袖,大步流星地走開了。

薛晨早就發現了薛曄那不自然的臉色,連忙扶著他,問道:“阿曄,你還好嗎?”薛曄搖搖頭,他現在隻想快點回到翊王府或自己的府中。大概是真的不習慣別人虛假的笑容和偽善的做派吧。

楚芊聽到退朝的聲音,連忙出了屋子尋找自家王爺,遠遠地就看到薛晨扶著薛曄走下台階。楚芊連忙過去,讓薛曄倚在自己身上。“王爺,這是怎麼了?”楚芊疑惑的問道。就是上個朝而已,怎麼三皇子就變成這樣了。

薛晨用手掌試了試薛曄額頭上的溫度,似乎有些燙。今天上朝的時間比往日長了一倍,薛曄又跪了許久,想必是身子受不住了。沒有跟楚芊解釋,隻是讓她快些帶薛曄回翊王府。

出了皇宮,楚芊帶著薛曄回了翊王府,而薛晨則帶著玄青去了另一個地方。還沒等楚芊詢問,兩人就已經不見了蹤影。

------題外話------

薛曄的表字新鮮出爐啦!薛曄,字昱(yu四聲)琋(xi一聲)。大家覺得這個字怎麼樣呢?其實古人的字都是自己起的,但是薛曄還未及冠,皇帝既然給他封王了,所以也就好心情的幫他把字取了,這是皇帝的恩賜,所以薛曄的字就不能換了。燕寶寶隻想說一句,幸好皇帝的文化水平還好,沒有坑了薛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