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十大最著名古建築——趙州橋(1 / 2)

中國十大最著名古建築——趙州橋

天下第一橋--趙州橋

趙州橋原名安濟橋,俗稱大石橋,建於隋煬帝大業年間(595~605年),至今已有1400年的曆史,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石拱橋是用石塊拚砌成彎曲的拱作為橋身,上麵修成平坦的橋麵,以行車走人。而趙州橋的特點是“敞肩式”,即在大拱的兩肩上再辟小拱,是石拱橋結構中最先進的一種。她是世界上現存年代最久、單孔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敞肩型石拱橋,被世人公認為“天下第一橋”。趙州橋正名安濟橋,俗稱大石橋。其設計者是隋朝匠師李春。趙州橋是正常的交通運輸橋,它的橋身弧線優美,遠眺猶如蒼龍飛駕,又似長虹飲澗。尤其具有藝術特色的是欄板以及望栓上的浮雕。充分顯示了隋代矯健、俊逸、渾厚、嚴整的石雕風貌。整個大橋堪稱一件精美的藝術珍品,稱得上是隋唐時代石雕藝術的精品。

趙州橋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魯班是我國古代的著名工匠,被人們尊為木匠祖師,他不僅木工出神入化,在其他工藝上也有驚人的成就,民間有很多關於他的傳說,趙州橋,就是其中的一個。 相傳,魯班有個妹妹,對各種工藝也很在行,決定與哥哥一決高下,就與魯班約定,一夜之間,看誰能造出最好的建築。當晚,魯班的妹妹,來到山西的五台山,在這裏的懸崖峭壁上鑿一些洞,插上木頭作為支撐,建造了一座懸浮在空中的懸空寺。魯班則建成了趙州橋。兩個驚世駭俗的作品,一夜之間出現在世上。張果老聽說了,便約上柴王來趙州橋。魯班正坐在橋邊休息,二神仙變成凡人模樣,一個騎上毛驢,一個推上一輛獨輪車,走到橋上,各運仙術,以千斤之力壓在橋上,橋卻紋絲不動,二人覺得很沒麵子,便決定難為魯班。第二天,二人又來試橋,他二人剛一上橋,橋便搖晃起來,還不時掉下石塊,原來張果老的毛驢背了五嶽來,柴王的車裏,裝了太陽和月亮。隻見張果老的毛驢在橋麵上留下一串蹄印,柴王的車壓出一道轍痕,魯班大驚急忙跳到橋下,用雙手撐起橋,在橋底留下兩個大手印。張果老和柴王過去了,對趙州橋和魯班十分佩服。從此,趙州橋聞名天下。

趙州橋的藝術風格主要體現在腰鐵、蓮花飾件、欄板圖案、望柱的雕刻。 腰鐵:側觀趙州橋,主拱外側麵上下各起線3條。4個小拱稍有收回,上下各起線兩條,大拱、小拱、拱石均用雙銀錠形腰鐵聯結,這種銀錠形腰鐵,除增加拱石間拉力外,其裝飾作用很重要,塊塊腰鐵好似蒼龍之片片鱗甲,使券麵呈現“龍腹”形象,令人倍感橋身有向上攢動的趨勢。主拱和4個小拱拱頂各雕龍頭狀龍門石一塊。建橋者運用浪漫手法,塑造出想象中的吸水獸,寄托石橋不受水害,長存無恙的美好願望。 蓮花飾件:主拱和四小拱之上為仰天石,外露橋側,在仰天石的邊側和上麵,雕刻有等距的八瓣蓮花飾件。這種圓形飾件,是從木結構的帽釘及帽釘之下的墊板模仿而來的,並且加以裝飾美化,把帽釘和蓮瓣形的墊板結合起來,好似一朵落地蓮花。此種花形,在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中的地板上和雲岡石窟中的門楣上均有類似的裝飾。建橋者李春設計這一圖案可謂獨具匠心。此種橋外裝飾,既增加美感,又增強牢固感,寓有“步步生蓮”之意。仰天石與主拱上下相映,增強了“虹飛”的意境。在構思中既仿自然景物,又有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出優美圖案點綴橋側,正是中國美術寫實傾向與浪漫主義創作思想交織的生動表現,李春不愧為卓越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