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潦草馬虎的信還不如不寫(1 / 2)

鴻雁傳書,雙魚寄情,尺素表心。中國古人為“書信”這一交流工具形式取了很多美麗的名稱,書信往返,早已成為人類曆史上最富於感情的交流傳統。書信,也往往成為研究曆史的文獻、人類曆史的載體。在今天這個電子郵件迅捷,電話、傳真神速的時代,“寫信”似乎變得老土。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寫信。一封情真意切的家書會給家人無盡的溫暖;一封真情洋溢的道歉信能讓朋友盡釋前嫌;一封措辭嚴謹的求職信能讓你找到一份好工作;一封得體的介紹信能幫你順利進入新環境。手寫的信雖然麻煩,卻能讓收信人體會到別樣的感動。寫信這麼重要,你還能忽略它嗎?也正是因為寫信如此重要,寫信時尤應注意字跡工整,篇幅整潔。即使是批量打印的信,也要符合寫信的禮儀。格式,當然更不能錯了!

不做“書信盲”

寫信,必須了解和熟悉書信的分類和書寫格式。

書信大體上可分為私人和事務兩種。私人書信的對象包括家人、朋友、戀人、師生、同事、同學等,內容多為日常交往。可以隨便使用口語化語言,信件不拘一格,不受篇幅限製,目的就是暢所欲言,表達真情。

事務信件包括邀請信、慰問信、介紹信等。其對象是公司、企業、團體、機關等,多用於兩個集體之間或集體對個人、個人對集體談公事、談業務、表示禮儀等。通常要求措辭嚴謹而明確,邏輯性強,行文簡潔,多使用書麵語且形式嚴格。一般要求篇幅短小,語言規範。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書信有固定的格式,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書信一般包括開頭、正文、結尾、落款、日期五部分。

開頭包括敬語、稱呼和啟詞。敬語和稱呼寫在信紙的第一行頂格,通常形式為敬語加稱呼,稱呼後加冒號。要根據寫信人與收信人之間的關係使用恰當的稱呼和問候語,如“尊敬的先生”、“親愛的媽媽”、“尊敬的老師”。如果對方是華裔或港台客戶,還可寫上“提稱”,如:“尊敬的陳董事長海成先生台鑒”、“親愛的總經理文素小姐雅鑒”等等。啟詞可寫問候語,如“您好”、“見信好”、“見字如麵”等,寫在稱呼的下一行,空兩格。對於公務信函,啟詞還可用“茲為、茲因、茲悉、茲經、茲介紹、茲定於”;“頃聞、頃悉、頃獲”;“欣聞、欣悉、欣逢、值此”,以及“據了解、據報、據查實”等一係列公文用語,以提領全文。

正文可接在問候語後麵寫,也可另起一行空兩格寫。這一部分是信的主要內容,無論是交代事情還是詢問情況,或是表達思念,都要寫得清楚明白,讓對方不會產生誤解。同時這部分也是最能發揮寫信人文采的部分,喜歡抒情的人,大可一展身手。但是如果是寫公務信函,就不能像寫私人信件那麼隨便嘍!不能同時寫多件事,而應該一事一信。

結尾是正文結束的標誌,你可以在這部分寫上祝福語作結。對方是私人關係,祝福語可以寫“敬祝安康”、“工作順利”、“祝你愉快”;如果對方是公務關係,祝福語可寫“誠祝生意興隆”、“萬事如意”等。之後,人們一般會在正文下一行空兩格寫上“此致”、“敬禮”等字樣。

落款部分寫上自己的姓名。私人信件的落款盡可以視你與收信人的關係寫上你的姓名或昵稱,但如果是公務信件,就需要完整地寫出你所在單位的部門和自己的姓名,如“業務部主任李曉然”。署名可寫上“謹上、謹呈”等具名語,以示對收信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