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功取得對方諒解的道歉方式多種多樣,隻要適合,就是恰當的。
選擇恰當的場合。如果你身為領導,在集體場合批評了員工,事後你發現自己錯怪了對方。那麼你就應該選擇同樣的集體場合公開向員工道歉。這樣做的話,你非但不會被員工埋怨,反能得到更多的敬重。在公司會議上公開對同事提出了意見,導致同事感到麵上無光,你可以私下請同事吃飯,趁機表達歉意:“作為同事,我對你的工作方法有異議,但並不代表我對你的為人有看法。請你相信,我是對事不對人。我也很歡迎你指出我的不足。我想我們會成為很好的工作夥伴,也希望以後我們能成為朋友。”
道歉,及時坦誠
迅速及時。該道歉的時候馬上道歉,不要拖。時間拖得越久,誤會越深,取得別人諒解的可能性越小。意識到自己錯誤的那一刻,就應該表達歉意了。
態度誠懇。道歉絕不是恥辱,反而能夠帶來尊嚴甚至榮譽。對於一些犯了小小錯誤的公司,道歉,也許正是擴大業務的機會。道歉,一定要發自內心。道歉,一定要誠懇,否則說了道歉的話,卻不一定能起到道歉的效果。如果你語氣生硬,甚至輕蔑或挑釁,不僅你的錯誤得不到原諒,反而會使結果更糟糕。
張慧競選公司業務部主管職位失敗,同事劉雲曾在公司工作總結會上對她提出善意的批評,張慧卻認為是劉雲導致了自己的失敗,因此時常在其他同事麵前說劉雲的不是。一次劉雲做錯了一張報表,張慧就此對劉雲冷語相加,說劉雲工作能力差,並且品質有問題。劉雲很生氣。其他同事紛紛指責張慧過分,並提出讓她向劉雲道歉。張慧自知理虧,麵對眾人的理論隻好道歉,她趾高氣揚地對劉雲說:“不就是賠禮道歉嗎?有什麼了不起的!對不起!”說完撇撇嘴,頭也不回地走了。結果,張慧不但在劉雲眼中成為一個心胸狹隘的小人,在同事中間也逐漸受到排擠。不久在公司裁員時,張慧第一個被炒掉。
對方隻是想要你勇於承認錯誤,你卻把道歉當作對自己的傷害。態度惡劣的道歉讓人討厭,比冷漠的後果還可怕。道歉是一種溝通,不是單方麵的為自己辯護,也不是僅僅說“我錯了”。如果你說了對不起卻不肯承擔責任,這樣的道歉是不起作用的。也許你不能保證對方是否接受你的道歉,但你至少能保證自己的道歉是真誠的。道歉要有實際行動。如果你道歉之後行為上卻沒有絲毫改變,這樣的道歉是虛偽的。
態度大方。道歉時,就事論事最好,不要吞吞吐吐,遮遮掩掩,表情尷尬。道歉要誠懇,但不必低聲下氣。犧牲自己的尊嚴去道歉是不必要的,我們沒有必要誇大自己的錯誤,完全把責任攬到自己頭上。貶低自己更是不應該的,否則有可能使別人趁機要挾,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和麻煩。
如果你沒有犯錯,沒必要認錯。這樣做的話,對方可能認為你是在挖苦他,也可能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而對你加倍指責,從而使矛盾更難解決。你還應該知道,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道歉,比如你作為裁判,在足球比賽時罰犯規的朋友下場,即使他火冒三丈,你也不必承擔責任。又比如你作為人事部經理對不稱職的員工進行降職處理,同樣是沒必要道歉的。